click on the picture
click on the picture
click on the picture
至于论政方面,一向来都是马华的死穴。身在国阵内面对是没有办法一定要看巫统的脸色,不过308过后这个过往不成文的定律已经开始松动。巫统不得不面对的事实是当西马国阵成员党遭遇大败时,巫统面对东马成员党的政治勒索更为险峻,所以说呢,还是老伴最为忠实可靠。不过所谓忠实可靠,不过是大家尊重盟友的精神,已经不再应该如以往一样唯命是从。摆脱巫统影响力的办法有二,其一:利用手中拥有的15个国会议席,充分的发挥谈判本钱,来从新获取言论自由和政策影响力。马华现在面对的情形已经失败无可败,半年多过去了,选民在没有马华在朝的州属获得不俗的对待,华裔以前得不到的(永久地契、州政府固定独中和华小拨款等等),都让民联一一分出去了,在地方政治上出现更多华裔以前从来没有担任的职位(如在马来州属的高级行政议员、大会议长)。以上那些只怕是马华发梦也不敢和巫统提出来的。谈到这里我们可以有一个笼统的结论 – 华裔为了不失去以上种种的好处,来届大选必然会再给民联一个机会。马华来届大选可能连现有地盘都保不住,更妄论收复失地。现在正是时候豁出去干了,给人民一个专业论政的新气象,重要的是对各种议题要秉持中庸、宏观和清晰的态度,同时也要用于和对手辩论来巩固和推销自己的政论(这点我们在这里向林祥才、蔡细历、蔡锐明致崇高的敬意),不是以捞政治资本为出发点,而应该对事情的看法和论点应该更全面。
蔡细历在心不甘情不愿上任政府政策监督局主任后放话说第一个重点招呼部门就是他曾经掌管的卫生部。略微对政治留心的人都会丈八金刚摸不着头脑,为什么蔡细历会把矛头对准自己呢?要知道廖仲莱卫生部长只有大约的半年,大多数的政策都还是萧规曹随,还来不及推陈出新任何政策。也就是说如果政策出了任何问题,追究下去一定就是翻到前任卫生部长蔡细历自己。他这一番举动和敦马哈迪对巫统的回马枪非常地相识,敦马的矛头指向摧毁其政治遗产的阿都拉,蔡细历只怕纯粹针对党内政治敌手。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政治人物的眼光和气量到哪里。撇出个人恩怨并以宏观角度来论政就是现阶段马华最需要的东西了。坦白说除了三聚氰胺以外,还有更多关系到全民的课题需要捞蔡细历操心的。远的不说,Valuecap 注资引用大批纳税人的钱,如何用、用去那里都是需要给大家一个交待,需要密切的监督的。华小数理的教课语文到现在还是让人如雾里看花,含糊不清 – 除了马华教育局,这也是蔡细历可以发挥功能的地方。除此以外,在和巫统博弈的过程中应该取得制高点,要和巫统当局取得共识,避免巫统领袖任意发表不确实、不合理、不符合宪法精神的言论。人民并不喜欢给国阵愚弄,也不是健忘的。每每巫统领袖发表让人遗憾的言论后,才让马华的领袖出来抨击、灭火。于是人民也把这些言论铭记于心,选举时用选票来抚平自身所受的伤害,把马华埋葬在最前线,给于致命一击。这里历史再次教导我们:防范永远胜于治疗。
至于如何才算有崇高的从政价值观呢?个别人民的代仪士,一定要清廉、亲民、朴素、正直。说是容易做时候其实是很难的,所以我们也没有强求个别领导人都要100%达到上述标准,但是宽限也是要有程度的,“差不多”是可以接受的,“差得多”就让人汗颜了。民联推出的候选人都具高学历或专业人士资格,拥有滔滔辩才,加上柔软的亲民身段,全方位俘虏了各阶层人士。马华如果执意推出高傲、有道德污点、拥刑事案底的党员出任党国高职,那无疑自掘坟墓,自我埋葬。选民在拥有更好的选择下,为什么不给他人一个机会呢?要攘外,必先安内。马华应该在党章中明文规定任何党员如果涉及任何法律纠纷或刑事案件,其党籍将无限期冻结直至法律归还其一个清白。壮士断腕虽然得忍一时之痛,不过站在长久性的政治角度来看,那是最适当的做法了。
三个要求中,马华一向来的选区服务有口皆碑,基层动员力强,这是马华拥有的经验和政治资本。308过后的首要任务,是如何在没有地方政治资源(市议员、县议员、村长等等)下依然保持应有的服务水准,而且在面对现有的执政竞争者下(主要是民主行动党、公正党),更进一步的脱颖而出。如果马华仍然只保持以往的服务水准,面对执政党各种地方资源的狂轰滥炸下,只会为人作嫁衣而得不偿失。在国阵失去政权的州属,马华除了靠各区会现有剩下的资源外,就得外调中央资源来推行地方服务。这造成了各州联委会接下来将会扮演更吃重的角色。也许从这个角度去研究就可以明白和合理化翁诗杰的州联委会主席排阵。这一次上任州联委会主席的,不是中央派出的封疆大使,如周美芬、廖仲莱、黄燕燕、魏家祥和王弗明,便是在地方上不具争议性或者派系色彩的人物,如江作汉、杜振耀。这样的一个做法,主要是把一向来盘踞地方上的马华诸侯连根拔起,以便将来不会因为人事纠纷而在资源分配上出现不均等现象。马华区会的诸侯一向来习惯了拥兵自重,各区会领导人之间在形成各种松散的联盟来互相对抗。只要任何一派的领导人出任州联委会主席,他们委任自家圈子的人出任州联委会各职,同时排挤其他派系的党员几乎是肯定的。如果为了委屈求全而来个分猪肉继而皆大欢喜,那么州联委会瘫痪的可能性是在很大。
所以这一次的做法就是来个大扫除,把诸侯们请走,大胆起用地方上的新人,他们都具有特点如:不具派系色彩、有朝气、没有沉重的政治包袱,同时可以给到营造新气象,和过去的派系纷争说再见。这样地方服务才可以到位,并依照实际需求公平的调配资源到州属的每一个角落。另外一个需要改进的是服务对象。马华传统以来的服务对象都是以华裔为主,鲜少深入其他族群。这固然与马华公会先天党质有关,当更多时候马华更乐于把这个筹码让给巫统,做个顺水人情之余,也不至于开罪巫统。308大选过后,族群投票取向已经提高了其不定性。要在社区服务立足,当需涵盖全民。无论是马来人的问题,印度人的盛宴,或者是华社社团的宴会,马华都应该积极扮演重要的角色,从而各族群、各宗教、各阶层的社会建立广泛和正面的影响力。影响力发展到一个程度,就会变成动员力。马华将来得到的,不只是全国大选的选票,同时也包括社会群众的财力和人力。那些群众,将会是最忠坚的支持者,绝对不像现在的马华,空有百万党员之名,却无百万党员之实。
马来统治者在未来的政治领域会扮演怎样的一个角色?我们可以从近二十年马来西亚的政治里一窥究竟。近年马来统治者在我国政治上的角色大约可以分为两个阶段。阶段一是在马哈迪当权的时候。马哈迪当权的时候通过两次的修宪,第一次1983年修宪取消了最高元首否决国会所通过法案的权利,国家元首在立法的职能被大大的削减。第二次修宪取消各州马来统治者的司法豁免权。在现有的马来西亚君主立宪制度下,最高元首并没有任何稍微实质的政治权利。我们同意所谓君王犯法与草民同罪的司法公正原则,所以一般上对取消各州统治者的司法豁免权的争议不大。至于各州统治者和最高元首是不是应该享有立法否决权,我们就得从新探讨君主立宪的本质。君主立宪源于英国15世纪的光荣革命。在此前英国王室在王权最盛时候,也紧守三大原则的限制: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立法、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征税、国王必须按国家的法律行使权力。在光荣革命过后,英国形成内阁和两党政治,议会成为权力中心。
我国君主立宪和英国最大的分别,在于我国在51年的历史中,并没有出现两个强而有力,旗鼓相当的政党联盟,造成国家政治体系里一党独大。在这么多年的一党独党状况中,通过各种潜移的手法和对公务系统的渗透,议会的权利已经被转移到行政体系中,造成议会丧失制衡的作用。君主立宪确定了议会主权原则,其精髓由洛克(1632-1704)在其著作中提及:立法权不仅是国家最高权力,如果没有得到公众选举和委派的立法机关批准,任何人的命令无论采取什么形式或以什么权力(当然包括行政权力)作后盾,都不具法律效用。这里清除阐明了,君主立宪维护的是议会至上,而不是行政独裁。马来西亚难以显现的两线制,在308大选过后看到一线曙光,不过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下一届大选如果民盟溃败的话,马来西亚将进入更为严厉、独裁的政治寒冬。这个时候我们应该可以看到如果各州统治者和最高元首拥有立法否决权将会更大程度的制衡行政权。国会如果可以成功修宪,应该立法阐明在国会某个执政联盟囊括2/3或更多议席的时候,最高元首将自动拥有立法否决权,作为制止行政体系通过骑劫议会而为所欲为 ,达到个人或小圈子的政治目的,反之如果国会内的执政联盟议席没有达到修宪门栏的2/3,那最高元首将丧失立法否决权,制衡的角色,将交由议会内旗鼓相当的另一个政党联盟。
在回教仲裁理事会议决回教徒不能学习瑜伽后,作为州内伊斯兰教的最高领导人,雪州苏丹谕令州内回教理事会展缓执行该政令。各州统治者和最高元首如果拥有立法否决权,将可以起到过滤(screening)的作用,把有偏差的法令挡驾。当然,归还立法权的同时,各州统治者必须能客观和开明的看待所有的事情,以便可以做出正确和符合国情的判断。作为全民团结的象征,除了确保马来人特权不必夺走,也必须确保非土著的利益受到保护(取自星洲日报12月4日报道,星报和雪州苏丹做的专访, 看http://www.sinchew.com.my/node/92862?tid=1),作全民全心全意效忠的对象。作为二十一世纪的王室,我们看到如雪州苏丹殿下和霹雳州苏丹和摄政王殿下开明、超然中庸的立场。他们是团结全民的重要力量,也是国家稳定的基石。
转载:雪政府破天荒拨款11所淡小教育局电话阻扰校长齐缺席 http://www.malaysiakini.com/news/93699
雪州大臣卡立依布拉欣在仪式后的记者会上表示,他相信中央政府的教育局没有涉入干扰,而且他对如何推行协助淡小政策有更大的兴趣。“我也许不是真正的政治人物,我不认为教育部知道这些(阻扰行为),我采取一种正面的态度……我不要为此争议。”他指出,如果陷入争执,则将浪费宝贵的时间。“我相信,教育部长是有足够的政治智慧。歧视(特定)人民,让他们不能够获得充分的教育,是一项很危险的事情。”“对雪州政府而言,发展人力资源是优先的。无论如何,如果中央政府继续维持现状,将会被替代;对我而言,我不要揣测任何事情,我们手上已经有许多工作,可以实施我们的优先原则。我们做就是了,这将是他们(中央政府)的榜样。”卡立说明,他坚信印裔社会领袖不会将发展淡小课题政治化,因为这是他们愿意看到的事情。
雪州民联政府的言论和马华在全国大选的竞选口号“不求高调,只求成效”何等的相似。不过卡立是在当家又当权的情况下作出以上的改变。
“如果中央政府维持现状,将会被代替”, 这句话,绝对值得执政党去深思一番。308大选过后,中央政府(巫统)一系列的举动并没有让人民对他们恢复信心。相反的,各种事件如寄居论、内安法令扣留时间到最近的多语路牌,中央政府并没有呈现出应有的执政态度 - 客观、开放、高度透明化。如果华基政党如马华委任一个专业公司来进行一个专业普查,来看看华人现在投票的取向,相信结果会让现任马华的领导层大掉冷汗。
年轻人投票的倾向:
308 大选 - “只要我看到是秤的标志,我就在另外一个政党下打一个叉”
下一届会怎样????
But the truth is always hide beneath the surface, it is deep in the mist:
Somehow we draw a conclusion from the above points - government are having a really great different perspective in a lot of issue in this country. Here comes the problem - shall government bound or follow the will of their boss ~ citizens of this country...
Further Conclusion
马华党选已经尘埃落定,翁诗杰有惊无险的当选总会长,蔡细历在不受看后的情况下当选署理总会长。这次的当选可谓峰回路转,当中让关心马华政党政治的,捏了一把冷汗。无论如何,马华先在进入了翁蔡时代,接下来的政局,可引人注目了。
署理之争,非当权派的蔡细历打倒当权派属意的黄家泉和志在找晦气的林祥才。黄家泉的失败,固然是传达了中央代表对他缺席辩论的不满,也很大程度上可以解读为大半中央代表对黄家定的领导投了不信任票,和小半的中央代表为蔡细历遭人设局陷害感到反感。黄家泉在意外输给蔡细历后,在内阁中出局也是指日可待了。作为一个健康的政党,其实并没有必要把官职和党职捆绑在一起。这种现象只是发生在马来西亚。不过黄家泉的在这一年来输的,可不是单单署理总会长一职。黄家泉作为马华霹雳州联委会主席,本身并没有为马华在308大选霹雳州的大败负起任何政治责任,反而自己因为在安全区上阵赢了国会议席,继而晋升房屋及地方政府部长。在接下来一连串如寄居论、内安法令扣留事件中,黄家泉并没有给马华党员和华社看到勇敢、正直、敢言的魄力,反而他只是一味偏安的强调要以智慧、协商和讨论来解决问题,活脱脱的一副马华活化石的样子,没有呈现出任何改变、进取和革新的诚意,这个样子要如何取信于马华一众中央代表?可以这么说,黄家泉输在没有改变的勇气,缺欠马华现在最需要的改革动力,在这个政治大气候中,属于过时和老旧的一类,是时候被淘汰了。一连串党务和国家议题的处理不当,黄家泉退出内阁已经是在情在理了,也应该把党职让路给有改变时局能力的新人了。
蔡细历的当选,可谓峰回路转。从兴论上一致认为蔡细历非总会长不打,到他突然转打署理总会长,每一次都不太按理出牌。这正是他高明之处。他本身负有光碟事件的包袱,这个有污点的形象和翁诗杰比起来是相形见挫的。转打署理总会长,既可以避免正面交锋,更可以借推倒黄氏王朝之名,形成正义之师,顺道掩盖和转移他的丑闻事件。蔡细历这么一来,可让一心一意在和蔡细历排档、自己竞选署理总会长的林祥才吃了一记闷棍。 人家说林祥才给当权派收买,到不如说他不忿给蔡细历出卖,而破釜沉舟出来竞选署理总会长,以期延续政治生命。现实是残酷的,林祥才输了国会议席,当不成副部长,政治地盘也给对手侵蚀大半,所以落得只得到区区的306票。和林祥才相比,不得不对蔡细历的政治手腕刮目相看。选前大家大致认为蔡细历的大本营-柔佛州的基层已经给对手收编了,事实是蔡细历在柔佛州的实力,还是固若金汤,折损不大。现在蔡细历下一个部署,应该是从回内阁当部长。这个说法在党选过后就不胫而走。如上所言,党职和官职挂钩,只不过是马来西亚政党独有的坏习惯,更何况蔡细历身负的是刑事罪,入阁不就是有辱国体吗?虽然林良实一再强调,蔡细历的当选是华社和马华已经从新接受蔡细历了,但是相信这只是他一厢情愿的做法。暂且不论蔡细历得到的票数根本就不到50% (蔡细历1115票, 黄家泉和林祥才加起来1210票, 蔡细历总共拿下48%选票而已,何来同意、接受?) ,林良实指男人需要发泄多余的精力,更加不知所谓,把广大的女性都侮辱了。大家只要理智的想一想,若照敦林所言,那么他是不是也为强奸犯的恶行背书呢?言论一方面错误的合理化男性的错误性行为,另一方面也令其他忠于家庭与妻子的男性受辱。敦林的这一番话,可真帮倒忙了。
马华如果真的有改革的诚意,就不能再次推荐蔡细历入阁。这样的做法,只是再次告诉人民,马华无力从酱缸文化里走出一片新天地。党职和官职挂钩,那是一厢情愿和落后的想法。在这变革的十字路口,应该看才德,而不是党职的高低。马华这一次的中委有很多新人,这些都是改革的动力,莫要有返回历史,犯下另一个错误。蔡细历不一定要内阁部长的身份来为马华和华社服务。作为一个署理总会长已经拥有一个广大的平台。翁诗杰和蔡细历都提出了直选州联委会主席的竞选宣言,以及更大程度落实党内民主的承诺。那么蔡细历尴尬的背景,让他不适合不入阁,所以它应该专注在处理马华的党务,落实宣言和许下的承诺。相信马华广大的党员选择蔡细历,也是认为它的魄力可以配合翁诗杰带领马华走出瓶颈,而不是要蔡细历的丑闻再次成为人们口中的笑话,友党之间的把柄。
马华党选的脚步声越来越近了。候选人们之间的肉搏战,也进入了戏肉。竞选当中,各候选人都施展浑身解数,以便可以在这历史上最激烈的党选中,脱颖而出。以下是这个年头候选人当中最流行的招数:
结党营私 – 竞逐不同职位的候选人互相结盟,组成一个团队,以便可以胜出。照理说这样的一个做法无可厚非,有共同理念而结合在一起并提高胜算,整体逻辑思维并没有错误,并且合情合理。怪就怪在,候选人之间的结合,并不是理念,而是以地域政治来分配整体的政治资源,以便换票时可以囊挂全国大多数票而稳坐钓鱼台。这一类似的结合,美其名可以面面俱全,同时也照顾小州属的利益,并且把影响力覆盖全国。其实,那只不过在掩饰背后为了赢得党选而牺牲个人理念的做法。 看看一个例子吧,马青总团所谓“供代表参考”的人选,都是由各州团长协商和推荐出来的,在过程中,有否考虑到候选人和候选人的政治理念和作风是否一样呢?有否兼顾到每个人的竞选宣言是否可以整合,以便将来大家一起当选时,可以同步推行和落实各候选人的竞选宣言?如果以上所言都不是菜单人所考虑的,那么它们的结合,只不过是为了自己在总团里面的领导权,巩固自己的政治势力,甚至有些是为了延长政治生命,这些不就是结党营私么?唐代贞观时,御史张行成曾经直谏李世民大帝 - 国家元首应该四海为家,对人才量才相授,不应该以地域来划小圈圈。这的确是真知灼见。历史上有一个现象,当权的越是缺乏人才时,越是基层人才辈出的时候。马青还有很多人才,不应该以地域理由而埋没了他们的才华。马华作为母体,这一次由竞选总会长的翁诗杰提倡的无菜单精神,值得马青学习。
无中生有 - 越靠近马华党选,中央代表就会收到五花八门的黑函,主要是来抹黑对手,以便可以在党选中掌握主动权。这种无的放矢的竞选手段,自人类开始涉及群体生活而产生政治后一直是沿用不衰的手段。在以往资讯不发达的时代,这种手段有很大的市场,因为人们没有自由和管道来获取资讯,所以往往在没有得比较和审视的情况下而被蒙蔽。古代中国的政治,最喜欢的,就是以“诬以谋反”的罪名来抹黑并铲除对手,而且屡试不爽。过去的一个星期,我们可以看到马华党选又在祭出这一杀手锏。竞选龙头老大的翁诗杰,就刚刚尝到了间中滋味。马华的中央代表们刚刚收到了一份函件,里面阐明翁诗杰拥有不为人知,共2100万的财产与家当。在距离中央党选只有一个星期的时候,这个函件广为流传非常的不简单。其中最引人深思的,是信息流传的时机。先不论这个函件的真实性到哪里,发信人显然是要挫挫翁诗杰的势头,以便让正直不二的翁诗杰人格蒙上一层阴影。如果有真凭实据的话,应该尽一个良好公民的角色,向警方或反贪污局举报,揭穿翁诗杰的面具,或者如果要进一步打击他的话,召开记者招待会把证据公诸于世,那不是对他有更大的杀伤力吗,为什么选择浪费一笔邮费,准备整两千分的邮件,一一寄到中央代表的住家这么麻烦呢?这种鬼鬼祟祟的做法,如何取信于人?在这个资讯发达的时代,再走愚民政策,已经是行不通了。低估他人的智慧,只是在侮辱自己,并且把主动权交出,害人不到反害己,实在是得不偿失。
颠倒是非 – 马华的党选。一向来谈朋党的多,谈理念的少之又少。就算是发表竞选宣言,也只注重表面的修饰。这一次的党选候选人开始发表其竞选任务,也就是一旦竞选成功后要完成的事项和改革,不过宣传归宣传,候选人并没有着力在如何(用什么步骤或方法)完成他的宣言。可惜的是,还是有领袖喜欢一批评他人来为自己加分,而不是着重在竞选宣言。这就是在不久前,林祥才公开批评黄家定收购南洋报业的决定。诸不知林员外当年也是推动华仁控股收购南洋的主将之一,和黄家定属于林良实得阵营。当年在林员外心目中,靠拢当权派一边可以在马华中央立足,应该远远重要过保住华社仅有媒体资产,也比维护国内平面媒体自由来得更重要。时过境迁7年,林员外旧事从提,是为了自己的前途,还是华社的心声,各位看官心里有数。这类颠倒是非的说法,又何止在一个人身上看到呢。光碟男主角口说为了马华的形象而辞职,实则滥用社会的同情心兼颠倒是非的误导人民,并暗渡陈昌,图谋再次登上权利的高峰。说到底,那只不过是为了一口怨气和一己私利。对于自己犯了刑事罪但是还不认裁,还变本加厉试图美化自己的丑陋行为,并称之为“勇敢、诚实”,那实在令人作呕之极。除此以外,马华现任总秘书也强调,智慧比敢怒敢言重要。我们不能否认从政之士应该有远大的目光和过人的智慧,那是一个政治家的基本条件。不过如果说智慧比敢怒敢言重要,那又未必。如果作为人民喉舌的政治人物,连公道话都不敢说一句,那我们不得不怀疑他的表达能力有问题,还是不敢面对残酷的政治现实,而来一招“沉默是金”。那和政治的根本-为民谋利也是颠倒过来了。
人民拥有雪亮的眼睛,上的山多终遇虎,希望从政的官老爷们可以从善如流,树立一个好榜样,为人民谋取最大的利益。
著名评论人黄进发曾经把我国的政治体系形容为选举型一党制国家,党和国之间的界限非常模糊,或者更贴切的形容为“党国不分”。其实这个现象恰恰是威斯特敏斯特体系国会(Westminster Parliamentary System)的缺点。政府的行政体系通常由立法机构的成员组成。所以当执政党在国会拥有绝对大多数是,立法机构的角色就余下当橡皮章,为行政系统背书。在我国,由于长期由同一个联盟执政,所以政党政治,就成为国家政治,往往国家政策,都可以在政党会议一窥端倪。而政党的人事变动,就间接造成国家行政体系的人事变动。今年恰好是各别政党的党选年,计有:巫统、马华、民政党、民主行动党。由于党选涉及甚广,除了影响仕途,也会改变内阁职位的分配。今年的党选特别引人注目,因为这是308和826选举后第一次党选,人事的更动,会直接影响政党在未来的日子里走向何方。
马华堪称代表国内华人社群。其实,不知有多少华人社群对于马华的表现,感到几愤怒。面对巫统的霸道无理,公道话都不敢说大声一点,更妄论要向他呛声。身为国阵老二,除了附和,有的就是卑躬屈膝。那也不能怪,马华怎么敢向别人大声。友党干了很多见不得光的事情,难道马华没有吗?华社的要求其实也不复杂,要的马华,不外乎:
1. 、自立
· 相信大家都同意,当年林鱼头是不被污桶接受而被逼下野求去。巫统认为丑闻缠身的林鱼头已经不再适合领导马华,林鱼头就这样狼狈下台。由此看来,巫统绝对有能力撤换不符巫统利益的马华领袖。为什么巫统可以这么嚣张呢?那不外乎因为林鱼头有了天大的把柄在巫统手上,他的,林公子的等等。过后又多一个蔡cd。 现在蔡cd 还要在东山再起,那真的是马华的末日。老大的一个现成把柄(进行违反自然性行为是刑事罪)在巫统手上, 可想而知,如果他当了总会长,就不会只对巫统卑躬屈膝了,干脆投降,做个傀儡了。这样才可以自保,才可免了牢狱之灾。如果林鱼头的屈服,是无可奈何,那么,如果接下来的马华当选,蔡cd 当选总会长,那就是丧权辱党。马华注定在下来的日子里丧失谈判本钱,只好当巫统的扯线娃娃。马华应该形成一个清廉的团队,最重要是领导人都没有丑闻,没有机会给人抓住小辫子,才不用看人脸色。至少在党务上,应该有完全的自主。
2. 自强
· 自立后,应当自强。别干作和推广一些对国内政经文教没有贡献的菜篮文化、丘比特的天空的等等。那是一个非政党社团的责任。政党应该做的,是关心人民的生活,辩论政府政策。自我定位在社团的圈子,那是凭空浪费政党资源,辜负人民厚爱。看着黄大姐在巴刹提菜篮,再听听她将所谓妻子如何靠性感服装留住丈夫、中国女郎威胁论等,真是匪夷所思,让社会群众膛目结舌。那根本不是一个资深政党领袖应该有的思路和讲话。 华社希望马华可以提出具建设性和前瞻性的建议,对国家政经文教建设有贡献。马华领袖应该更具世界观,思维和建议都应该具有特点如:成熟、客观、正面和可行。 别自我框框在社团的格局。应该走得更远,看得更高。
3. 自主
· 翁诗杰在华校拨款遭到干捞的事件上仗义执言,惹来巫统的训话。更劳烦顶头上司在内阁代他道歉。虽然他是闹了一鼻灰,但是,他绝对是英雄。道德的勇气让他甘冒赔上仕途的风险,也要把真相说出来。试问马华里有几个翁诗杰?? 有几个敢不卖巫统的账,独立自主地把是非黑白说出来??翁诗杰给了他的马华同僚上了宝贵的一课。华社要的马华,不是巫统的附庸,而是能够把华社的看法和需求表达在国家政策的制定里,让华社在国家政策的制定过程中得到公平的待遇,而不是在政策推出炉后才马后炮来纠正,那已经太迟了。马华应该要捍卫参与制定政策的权利,而不是听命于巫统 ,或过后才来协商。唯有自主的马华,才能摆脱巫统霸权的梦魇,华社才不会在下一个五十年被边缘化。
郭素芯被释放后,还剩下一个部落格狂人还在暗无天日的扣留营逗留。国内的视野焦点,又转回去了执政党的内部改选。巫统现在正在对权力转移的时间表角力着,而马华,已经打完半决赛,现在正等着10月中旬的中央改选来见最后的真章。距离马华中央党选不到一个月,各个候选人已经迫不及待全国巡回举办饭局来会见中央代表,乘这个时候打好关系,以便可以在党选中出线。
这时候就可以看到所谓的菜单到处飘扬。这是一个很诡异的现象。正常的政治情况,如果党选候选人和候选人之间组成一个联盟,原因不外乎他们都有相同或相近的理念,有相同的愿景要落实。这是政治结盟的首要条件。不过所谓的正常情况,并没有发生在马华。看看马青刚刚出炉的协商菜单,候选人和候选人之间并没有一个整合的理念。总团长候选人魏家祥博士的竞选理念是:“要当民意急先锋,不做强权应声虫”,总秘书候选人蔡金星的口号“e化马青、走向年轻”,两个看起来风牛马不相及的理念,竟然可以把他们粘合在一起。由此证明,菜单里面的候选人,根本就不拥有共同理念和愿景。
前几天在某报看到马青总团的改选协商出来的菜单,展现的根本是依据地缘、亲疏和共同背景来分配的派阀政治。希望各州属的推荐人选放入菜单,以便在中央改选时可以在各州属之间换票,让同一个阵营的候选人一起当选。这是一个多么自私和幼稚的做法。为了当选,就可以把理念和路线抛诸脑后,更把民主的精神牺牲了。民主一样放两边,最重要菜单摆中间,理念不一样和路线的分歧都无所谓,到时候当选了才来打算。好笑的是,菜单的上“副总秘书”的职位,还标明由“彭亨或槟城代表担任”,是不是别的州属有更适当的人选,也得要埋没人才,割爱那么一次,以便其他人可以凭均衡分布的中央代表,顺利当选呢?这种不民主和抹煞别人机会的菜单,无异于强盗。从这种现象,我们也看得出马青和马华依然沉迷在派阀斗争中,一贯的缺乏政策主张,一样的缺乏鲜明政见和清晰的路线。如果把整个菜单看作是一个团队,那么我们看不见他们有什么利国利民的团队政治宣言。再看看竞选菜单里的候选人,绝大多数并没有自己的竞选主题。就算有竞选主题的,也只不过提提竞选口号,但是并没有实际的拟定的任何方案和其落实的步骤。说穿了,那些也只不过是应付媒体的客套说词。
菜单公布过后,我们还是看到一些马青的有志之士站出来竞选。到现在为止,只有副总秘书一职由刘振国宣布攻打。希望在马青中央提名日之前,会有更多的马青领袖宣布出来竞选,以正歪风。希望他们不是为了地位、名望而竞选。重要的,发表自己的清晰实质的政见,别口惠而实不至。没有在菜单里,并不是末日,重要的是鲜明的形象和清晰的路线斗争方向。 看看马青的前辈,现在贵为部长的翁诗杰。当年他何尝不是受到当权派的排挤,在竞选马青总团长时,更面对前所未有的困境。对手有十三州的马青分团团长和总会长为他站台,但是他还是以200多票大胜。原因很简单,因为翁诗杰对任何政治课题都决不含糊带过,他有自己的想法,和坚定的立场。比起其它墙头草,风吹两边倒,要有原则、有立场得多。这就是他制胜的关键,也是人民和华社想要看到的领导人的楷模。这一次他竞选总会长,面对排山倒海的挑战,他还是坚持己见,不搞派系结盟,让马华中央改选可以更民主,这是值得为他鼓掌的。所以,其他如刘振国般有能力、有抱负、有理想、愿牺牲的马青候选人,请站出来,改变马青未来三年的命运,改变华社的命运!
寄居论发表了两个星期,逐渐演变到失控的地步了。从开始的“华人是寄居者”,衍化到近乎无理、野蛮和非常煽动性的言论,诸如“枪毙记者”,“不要忘记马来人也会马来武术”。如果我们一一拆开阿末的言论,我们就可以看到他发表的都是谬论。
说经济领域,在新经济政策实行了这么多年,华裔在经济领域上的控制权早已经脱手给土著精英。根据摩根保证公司估计,在1976-1985年之间,马来西亚资金外逃大约达120亿美元。其中很大部分是华裔控制的公司。举例郭氏集团,在1970年前在马来西亚拥有大约11家公司,在香港有4家。到了1978年,他在香港拥有15家公司,在马来西亚就只有五家。在新经济政策之下,商业环境对华裔来说变得太拘束。为了要避开马来西亚的管制环境,于是华商便撤出马来西亚,转而投资和开拓海外市场。市值名列吉隆坡股票交易前列的上市公司,大多都是土著或者官联公司。华裔主导的经济市场,现在大多都退守在中小型工业。再者,属于经济领域命脉的银行和金融业,也属于土著的天下。华资银行在经过一连串的合并,也逐一转手。2000年代,政府修改金融法令,硬性规定银行互相合并。修改后的法令,赋予国家银行大权,来插手金融业事务。陈仲宪控制的南方银行原本也名列10大银行,不过在国家银行插手下,还是逃不过被土著联昌银行吞并。更何况,华裔在1970年代不再出任财政部长后,再也没有能力左右国家实行的经济政策,那么控制经济之说,又从何谈起呢?
至于政治领域,华裔更是苦苦的挣扎求存。面对人口比例不断的下跌,造成无论在立法还是行政领域都面对很大的冲击。我们一窥国阵内部议席分配就可一知究竟。 在1959年大选,马华在国会104国会议席中分配到31个国会议席,占有率大约29。8%, 到了2008年全国大选,在马来西亚,身为国阵华基政党的马华、民政和人联党,只分配到半岛222席中的40席、10 席和7个国会议席,只不过占了国阵国会议席中的25。7% 。政治版图的萎缩可见一般。再者,华裔在内阁的代表性,无论在质量上或数量上都大大的锐减。华裔在60年代座拥4个具分量的内阁部长(财政部、工商部、劳工和福利以及司法部长 – 1960年马来亚内阁)、马六甲州元首和槟城首席部长。当时华裔在内阁的占有率是4/13 = 30。8%, 到了308 大选前,华裔只剩下6个说大不大,实权欠奉的内阁部长(卫生、人力资源、交通、房屋及地方政府、原产、能源,水利和邮电),占有率更是从30。8%跌倒6/33=18。2%。在我国行政权凌驾于立法和司法权的政治现实,在内阁的代表率下降意味着华裔在渐渐没有能力左右国家政策的制定。唯一的州元首,也随历史的洪流消失得无影无踪。剩下的首席部长,也处处受友党夹峙,难以放开手脚的施政。
51年过去了。在新的千禧年,世界各个角落的人类都在谈着全球化、软实力、和如何提高竞争力。 而我们还在不断的在政客操弄得种族政治中醉生梦死。 梦境终有醒来的一刻, 那时我们会发现,我们距离先进国的梦想,已经遥不可及了。
寄居论时间的发生过程中,社会大众看到了国阵华基政党在国阵内所面对的瓶颈。区区一个巫统区部主席,就把马华和民政党逼入墙角了。国阵迈入了第三个十年,国阵各成员党也被集体边缘化。马华在寄居论时间演变的过程中,只是在最后的阶段才由总会长发表不接受首相解释的言论。这一番比较和以往一贯的作风,腰已经挺直很多了。如果一路走来马华也敢不平则鸣,308大选就不会受到如此大的冲击。
回望过去,马华实在有太多的作风应该改进。就谈在国阵里的角色,马华过去在国阵都紧守“协商”、“争取”、“检讨”等原则。作为执政党中的一员,以上用语和执政党的角色是何等的不相称。不过话说回来,这也是基于政治现实。在华裔人口比率不断锐减至下,马华无论在行政或立法上所扮演的角色的大不如前。在联盟时代拥有的财政部长和工商部长已经一去不回头,加上联盟扩大为国阵后,内部增加了几个华基政党,大大削弱了马华谈判的本钱。 308大选和826补选华裔选民已投马华甚至国阵不信任票,甚至马华内部也有一股声音,要马华退出国阵。其实,马华何来退出国阵的本钱?论现在华裔的支持率,马华远不如民联。民联执政后一连推出几个有利华社和华教的措施,让人民对马华之前的无能,更加的反感。论多元化,马华是典型的种族政党,何来多元化? 留在国阵中是马华唯一的选择。不过作风就必须完全改头换面。马华应该善用15个国会议员的资本,来增加发言权,真正参与国家政策的制定。 国阵就有如一个庞大的多元种族政党,各成员党扮演着守护各个族群的利益,但是那并不代表任何一个成员党可以以剥削其它种族的利益来赚取自身的政治本钱。 马华应该改变华人利益守护者的形象,把它转换成全民利益守护者的形象,立足华社,环顾全民,应该争取国家政策制定的主动权,对国家的政经文教都有自己一套正面的主张和看法,从而改变过去只懂附和的作风。以现在国阵议席分布的情形,马华只要可以安内,统合所有最高领袖和国州议员,15个国会议席的筹码,足够实现上述目标。
当然如上所言,要攘外,必要先安内。马华这么多年来无力和巫统抗衡,循环不断的内斗是其中一个因素。马华的内部斗争可谓五年一小闹、十年一大争,而且运用的手段五花八门,开除、幽灵党员、法庭禁令等等都是固中手段。内斗的高峰期,更劳动友党的领袖来接管马华,那是何等笑话。 内斗不止耗损党内元气和资源,更让人才外流。要制止内斗,其一,党内必须实行更民主的领袖遴选制度,并把适当的权力分散到各个阶层,并致力年轻化。其二,全面性的参与政策的制定,拟定独立的政治斗争路线,摆脱当家不当权的形象。其三,需贯彻党的方向和路线给每个党员。何谓更民主的领袖遴选制度和权力分散???所谓更民主,就是无论在支会、区会、州联委会或者中央都应该以民主制度遴选出全部领导人。马华母体无论在区会或者是中央,并没有实行完全的民主另选制度,州联委会的完全委任制更是引人诟病。1970马华中央代表大会修改党章,把州联委会改成总会长委任制,大大增加了总会长的权利。州联委会在很多时,就成为了安插亲信、排除异己的平台。除此以外,中央领导层的总秘书、总财政和组织秘书也很不妥。总秘书是党务的第一把手,总财政是资产总管家,而组织秘书是各阶层党员和党组织的总协调。他们都是制衡总会长权力过大,让他不能假公济私,滥用党内资源为一己私利的重要管卡。这些职位由总会长委任就直接造成政党严重的倾向总会长的个人意愿,而失去应有的客观性和自主性。通过遴选制,是避免上述情况发生的其中一个方法,但是那是不够的,重要的还是要改变政党的运作思想,脱离派阀斗争。
何谓年轻化呢?? 无论任何政党的元老,一听到年轻化,必然不以为然,或嗤之以鼻。其实“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年轻化并不等同否决元老的智慧和对政党的贡献。但我们不能否认的是经过长时间浸淫在政党政治里头,元老们都陷入了纵横交错,复杂无比的派系里头,个人也无法避免的建立了很多既得利益圈子。思维往往也在圈子成形时开始改变,少了一份客观,多了一份自私。老年政党如台湾国民党,党内的派系往往让人眼花缭乱,政党往往得屈服于党内既得利益分子,而不能自主的发挥功能。政党内的年轻分子,就没那么受制于以上的因素,而显得更客观,思想和作为更独立。而且年轻人的动力和朝气,是改革的动力,改变的先驱。他们也没负上那么沉重的历史包袱。这就是为什么政党需要年轻化的黄金定律。历史已经显示了一个现象,处在巨变的时代,有能力彻底改变的组织强,改变而不彻底的乱,拒绝改变的则继续没落,直到灭亡。
至于要全面性的参与政策的制定,就应该从制定政治路线开始。政党顾名思义,就是涉及政治的组织,马华在1952年6月20日通过把组织性质从福利机构改成政治团体。不过46 年过去了,马华好像在开倒车,丘比特的天空、弟子规、阳光青年甚至终身学习等等都是与国家政治和政策没有太大关联的社会活动。政党变成只会提供“服务”以讨好“客户”,而不知如何拟定良好的政策和施政方案。制定和执行独立的政治路线应该是政党的首要任务,不能永远把自己框在执政党的箱子里。独立的政治路线意味着政党并不会只是一味附和自家阵营的主张,而把自己的政治的斗争路线牺牲了。过去的马华的国会议员在国会受制于国阵党鞭,在内阁受制于友党同僚的压力,而让本身在很多国家政策和议题的立场都模糊不清。很多时候“党性”是超越了“人性”的理智和良心。所以,马华应该学习如何说“不”,拒绝为一些荒谬绝伦的政策背书,并且贯彻政治路线和主张至上的原则,而不轻易向压力或利益妥协。不然,只会遭到人民的遗弃。政党的领导人,必须具备道德的勇气,随时准备为捍卫政党的原则而挂冠求去。恋眷权利,只会让他人逐个击破,政党其他同志的坚持,就会这样而瓦解了。套用刚刚辞职的首相署部长所说“我不想让首相为难。如果我的观点与内阁不一致或不适合,我可以离开政府。我准备面对后果,若我被指示辞职,我愿意这么做。我不是问题制造者,也不想为首相制造任何的麻烦,可是我有我的原则,将继续对内安法令做出批评,我加入内阁的目的是为了带来改变。政府上周动用内安法令进行逮捕行动,对我上任6个月以来所推动的司法改革努力,是一项重大的打击。政府想要改变一些事情,否则他们不会要我进入内阁”。这就是最好的正面教材。去除“党性”,找回“人性”,忘却个人的荣辱,与人民的利益站在一起,是挽回民心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凝聚了民心,政党才算得到强而有力的后盾和支持,来推行它的理念和政策。
当然,以上所言,可以总结为:敢怒敢言。但是,一个成功的政党,但只是敢怒敢言是不够的,还得敢做敢为。要达到这个目标,是需要整个政党的党员一起来贯彻和负责。政党党员的思想教育和培训就显得举足轻重了。多举办类似研讨会的活动,不仅可以开拓党员的思想事业,也可以透过活动,间接传达政党的理念和政策。吃喝玩乐的宴会等,就少办些吧。那些都是光浪费资源而没有对素质提升有任何帮助。马华拥有蛮健全的基层网络,但是不能否认的是存在很多非活跃党员。是时候对臃肿不堪的党组织来做个瘦身,去芜存箐。在招收党员方面,应该做得更谨慎。经过李三春时代马华走群众路线广招党员,现在马华已经大约有两百万党员,但是大选的成绩却和马华的党员和动员力不成正比。说穿了,所找回来的党员,不过是个区会、支会为了扩充自己实力,增加自己在州或中央改选时的筹码而已。马华不止在308大选输给民心,也输在候选人的素质。要如何清理一大半的寄生虫呢?? 第一步当从党员从新登记起。通过党员从新登记,再制定新的投选规则。党员欲竞选任何职位或各级代表,都必须符合一些最低门栏 (Cutoff point),譬如,必须至少出席几项重要活动/会议,和至少成为几项活动的筹委。从而确保有选举权和被选权的党员,都有最低的水准和参与。再者,如果不能做到党员直选中央高职,也应该提高中央代表对党员的比例,让更多党员的声音和意愿可以在中央党选里反映出来。
到最后,引用会上文所说的:处在巨变的时代,有能力彻底改变的组织强,改变而不彻底的乱,拒绝改变的则继续没落,直到灭亡。马华加油…..
马华创立于1949年,到今天走过了59个年头。如果算算政党成立的长短,59年并不算太久,充其量也只是一个年轻的组织,但是它的组织运作和贡献,却显得暮气沉沉,垂垂老矣。马华上下所呈现的无力感,加上巫统日益增长的嚣张霸气,让马华在不知不觉中,已经走到了死胡同。一个整体的改革,是生存的唯一机会。
或许马华需要的,不是一种改革,而是“变法”。这种变法是全面性的,不仅仅是组织的架构、选举等等,还有马华一干人等的思维,都必须彻底改变。马华号称除中国共产党外,最大的华裔政党。党员人数于2005年冲破百万大关。如此臃肿的一个政党,在调兵遣将方面,会被臃肿的身材负累。要如何清理一大半的寄生虫呢?第一步当从党员从新登记起。通过党员从新登记,再制定新的投选规则。党员欲竞选任何职位或各级代表,都必须符合一些最低门栏(Cutoffpoint),譬如,必须至少出席几项重要活动/会议,和至少成为几项活动的筹委。从而确保有选举权和被选权的党员,都有最低的水准和参与。再者,如果不能做到党员直选中央高职,也应该提高中央代表对党员的比例,让更多党员的声音和意愿可以在中央党选里反映出来。马华在过去不久前修改党章减少中央代表的人数,简直就是在开时代的倒车。
在各级党职方面,应该全面废除州联委会委任制。偌大的一个州联委会的主席,竟然由总会长委任,其它的,再由州主席委任。试问基层如何由心服从这些没有民意基础的领导人吗?过去翁诗杰在竞选马青总团长的时候,以200多数票击败受到总会长和13州分团团长祝福的人选,就证明了往往高层的意愿和党员是不符的。翁诗杰是唯一一个敢敢突破,拒绝党内朋党主义的唯一一人。除了翁诗杰,其它不在菜单里面的人才,就这样被马华当权派摒弃了。党内第三把交椅的总秘书和总财政,也应该由中央代表选出。总秘书是党务的第一把手,而总财政是资产总管家。他们都是制衡总会长权力过大,让他不能假公济私,滥用党内资源为一己私利的重要管卡。如此重要的职位,竟然也由总会长说了算,那是多么的荒唐。那根本就是变相助长朋党主义和裙带作风。如果马华的臂膀——马青团的总秘书和总财政都是竞选的,为何马华不能?如果翁诗杰当选总会长,希望以他一向来的清流力量和不沾锅的良好作风,改革马华体制。并以他坚韧不拔的道德勇气,坚持下去。此外,马华也必须树立一个良好的问责职。任何涉及刑事、民事讼诉等法律纠纷和道德问题的党员,
不分党内职位都应该立即冻结/开除党籍。马华是一个政党,顾名思义,就是一个必须负上社会与政治责任的组织。像蔡细历的情况,无论他是基于什么原因而被偷拍。事实上,他是有做过。那么马华就有必要为这件事情上对社会交代,无论以什么借口再东山再起,都是说不过去的。马华应该冻结/开除它的党籍,树党纪,立党威。他的功过,历史自会盖棺定论。重要的,马华得取信党员,社会和国家。
为何是翁诗杰?????
为何在马华现有的领袖中,马华中央代表应该投选翁诗杰担任总会长??
个人作风
没有太鲜明的派系色彩
内阁部长身份加持
华文教育系统出身
第三年
第四年
------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