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April 29, 2009

马来西亚议会内阁制走向总统化的倾向

马来西亚继承英国的西敏寺国会制度,实行的是议会内阁制,行政首长(首相)从国会里选出,而议员是由人民选出,首相得获得议会的支持来推行政令。

纵观马来西亚的内阁制,自独立以来就慢慢的往总统制靠拢。总统制和议会内阁制的最大分别,就是总统制在推行政令时不必依靠议会授权,议会只扮演复核的角色。就以美国的政体来说,总统制内的总统身兼国家元首和行政首长双重角色,一般上权利比议会内阁制的首相大得多。而部长只不过是总统的僚属,个别受总统指挥。至于议会内阁制的首相其实只是排名第一的阁员(政治上的术语称:first among equal),内阁的任何决定都是属于阁员们的集体决定,而不是首相个人的意志表现。

在马来西亚,首相的权力在马哈迪的时代几乎被赋予无限制的膨胀。首相署的各部机关几乎可以代替其他重要的部门执行真正的职务。就以现有的财政部来说,这个原本应该负责规划国家预算和经济事务的重要部门,其角色已经被首相署旗下的经济策划组(Economy Planning Unit)取代了。剩下来的工作,只不过执行首相署已经规划好的经济计划,并负责拨款给各个部门,所以更像类似的提款机,而不是真正的策划单位。除此以外,内阁各类五花八门、由正副首相领导的特别委员会,比部长有更大的权威做出决定。我们将来会慢慢发觉部长掌管的部门就只剩下执行决定的权利,而决定政策方面的角色,已经被揽到首相署了。

以上议会内阁制的演变,可以某个程度上提高行政的效率,不过也显露了其弊端。要知道在总统制之下的议会,是被赋予监督政策、人士委任复核等角色。任何的阁员、驻外使节、大法官等任命都需要国会的通过。至于议会内阁制的国会,由于首相本身就来自国会大多数党,所以很自然的所有由首相制定的政令都会得到国会的背书。这种情形在马来西亚,就变相让权力庞大的首相失去制衡的管道。内阁也急速的吞拼立法机构的权利。就如最近的内阁关于改教的决定,完全就由内阁本身说了算。真正的制定的过程,应该把内阁议决呈交国会,寻求国会两院的通过,这样才会有法律效用。

历史定律告诉我们,作对的权利会带来绝对的腐败。议会内阁制也好,总统制也行。关键的在于如何在政体中又一个强而有力的制衡。所谓的三分之二多数议席才能有效执政,那只不过是权力狂欲独揽大权的谎话。如果一切施政以民为本,那么就算以多一席的数目执政,人民依然是政府的后盾,民意就是政令推行的最大动力。如此一来,何愁大事不成呢?

二零零九年四月二十九日 下午二时三十六分
文:黄子豪

http://www.kwongwah.com.my/news/2009/04/29/37.html

Monday, April 27, 2009

纳吉新政出台, 前路依然遥远

内阁周三议决,夫妻任何一方改信回教,孩子必须按照两人结婚时的共同宗教抚养。夫妻任何一方在改教前,也必须按照民事法进行离婚事宜。这个议决让我国的回教徒看到了一线曙光。长久以来,非回教徒在面对伴侣或家庭成员改教的课题上都处于相对无力和不利的情况。回教法庭的宣判对于非回教徒的亲属一般上都相对不利,内阁这个议决,有助于提供一个标准指南,可以某可程度上减少争议性。

注意哦,减少争议性不等同解决问题。要知道内阁的议决只不过是行政措施,它并没有法定地位,法律地位相对的模糊。而且所谓的内阁议决并不等于立法保障,它可以因为行政上的人事变动而随时改变。真正要解决以上问题,一定要经立法途径明文规定细则,甚至到修改宪法,这样才能明确的保证人民的利益。我们的公务员系统一向来都尾大不掉,行政长官作的决定,往往负责执行的下属越俎代庖实行法外立法。况且如果没有明文规定修改条例,那么如果事情带到法庭去寻求法律途径解决的时候,是不是会和现有法律有冲突呢?那么法官又应该怎么样去下判呢?

内阁这个议决有如旱天逢甘露,让乌云遮蔽天空路出一线希望的阳光。这个我们应该给首相一个掌声。不过如果人民认为问题已经永久性解决了那么就未免太天真了。除了孩子改教的问题,还有成人的改教问题,譬如非巫裔回教徒脱教的议题、成人在家属不知情的情况下改教而在去世后引起丧礼和财产分配的问题。以上的问题其实可以通过正当的途径解决,比如宪法诠释(宪法可没有规定非巫裔不能脱教)、法定宣誓书来证明本身在自愿的情况下改教并由宗教局发出通知信于家属等。这些都是 可以解决问题的步骤。

纳吉已经走出了第一步,接下来就看看他是否可以顶住政治压力,彻底执行这个政策。一流的政策,希望接下来有第一流的执行方案,别有闹个虎头蛇尾。这样等于拿砖头自砸,典当个人信用。前车可鉴啊!

Sunday, April 26, 2009

巫统新一任总财政

巫统总财政由刚上任的第二财长阿末胡斯尼出任。虽然一向来政党的总财政并没有扮演什么太显著的角色,权柄上远不如同样是受委任的总秘书,地位也比不上票选的主席、署理主席和副主席。不过这一次委任同样掌管国家财政事务的第二财长出任巫统总财政,却有国库通党库之嫌。

巫统在我国不是一个掌控政权的政党那么简单~这是大家都知道的既有事实。看着国家的账房先生同时兼任他自己家的管账姥姥,不懂身为一介草民的,是否又要大发牢骚,看看自己的金钱被明目张胆的倒入他人朋党口袋中呢?

Wednesday, April 22, 2009

官老爷们的素质

内阁改组已经尘埃落定,不过到现在为止关于阁员们的素质仍然有很大的争议。无可否认,纳吉的内阁和阿都拉时代的比较,几乎还是一样的虚胖。组阁内涵依然跟随过去52年联盟和国阵资源分配的形势,每个成员党排排座,等巫统老大分配果子。

纳吉的内阁拥有破纪录的上议员人数。这成为反对党攻击的巨大把柄,称之为走后门政治。无可否认,在议会内阁制下,行政部门一般上都与立法部门结合,阁员身为民选的国会议员,可以挟民意的委托,更有效贯彻政府的政策,巩固领导地位并提高工作效率。但是这个议会内阁制在马来西亚已经被深刻的扭曲。国会议席的候选人并不如其他议会内阁制国家(譬如英国、德国),遴选时以个人素质、政治观和学历为主要因素,反而视其个人在执政党内的党职而定。一般上职位越高,就可以分配到安全区上阵,大大的提高取胜的机会。这些人胜出了,都是肯定的阁员候选人。所谓民选国会议员更符合民主精神,可以更有力推动政令,这个在马来西亚肯定是笑话。诸不见当年阿都拉初始上任一样民意高企,不过改革还不是一样因为撼动不了巫统内阁各派系人马而付诸东流。

政党内可以担当高职的人物肯定会搞政治,但是会搞政治不一定会治理国家。所以我们看到了马来西亚内阁之前有很多丑角,发表了包括内安“保护”法令等无稽之谈的国家兼政党高层领袖素质是如何的引人发笑。除此以外,很多政党的州属领袖都很喜欢以所谓本身州属议员的多寡,来决定该州属在内阁的代表性。仿佛柔佛州拥有最多的国会议员,那么就一定要有更大的代表性,就算那些领袖只有中学学历,马来文说起来张口结舌,都非要委任他为副部长不可,就因为他是柔佛州的人。所以就可以让他把马来西亚人的脸都丢光,这不是荒谬吗?这样的州属领袖,如果不是不爱国,就是把自身派系的私利,置放于人民的利益之上。如果还是延续这样的组阁程式,我们官老爷的素质一样还是远远不如其他发展中国家,更 旺论和先进国比肩。

本南地的补选也是其中一个官老爷素质不到家而引起的补选。路边社都说安华由于不满法鲁斯的表现而逼他辞去副首长一职,这只是其一,真正的原因当是法鲁斯涉及的采石案丑闻闹大了,让公正党陷入危机,但是又不能明确的承认本身牵涉其中,所以就以辞职以便去升学这么一个烂借口遁走。其实如果公正党能坦白本身的州议员牵涉其中并辞职以谢天下,树立问责制的新风,未尝不能给该党加分,这也是一个机会,告诉人民何谓以民为先,任何不符资格的政治人物,上至副州长都得挂冠而去。这样一来总好过给人套上投机政客、尝了补选的甜头而置人民利益于不顾的指责。这是一个树立问责制的契机,不过公正党一样跳不出那个圈子,把机会浪费了。

二零零九年四月二十二日 下午二时二十九分
文:黄子豪

http://www.kwongwah.com.my/news/2009/04/22/37.html

Tuesday, April 21, 2009

叫骂还是口径一致?

转载http://www.therocknews.com/dama/local/2231.html

潘永强认为,某个程度上来说,安华并没有把林冠英当作行动党党魁来看待,反而是认为林吉祥是行动党党魁,所以才没有知会林冠英。当然这个做法是不正确的,因为林冠英才是行动党的秘书长。然而,他认为这件事也反映出民联这个政治结盟体是个比较正常与合理的盟友关系,因为一个像民联只有1年的合作关系,会出现这样的叫骂是正常的,这也显示各党之间的地位平等,不像国阵那样由巫统主导一切,其他成员党没有发言空间的状况。

马华抨击民联的,恰恰就是马华没有的?

美其名团结并口径一致,但是在内部却没有办法当家作主,

或者

表面上互相叫骂,但是自己却当家又当权。。

马华要的是什么呢?

Sunday, April 19, 2009

选举委员会,你算老几?

“對一直製造補選亂象看不過眼的選委會主席阿都阿茲,早前就提醒選民,若對這種現象不滿,可以透過選票懲罰那些始作俑者”,以上这一番言论,不论明示或者暗讽都属于间接性的误导选民。选举委员会作为协调和负责所有选举事务的机构,应该永远秉持中立的立场,这样的一个言论已经严重破坏选举委员会作为中立机构的角色。

作为宪法上阐明负责选举事务的选举委员会,职责只限于选举日期、提名程序坚定、计票等选举程序,其他的一概都不轮到选举委员会来插手。这样的一个职务框架是要确保无论在任何时候,选举委员会都立于超然的中立制高点。可惜这些年来选举委员会已经变质成为服务当权者的机构了。从选举委员会的主席是由高级公务员(一般上是部门秘书长调任的)出任这一个现象,就足够引人诟病了。公务员的本质是服从顶头上司,也就是属于政治委任(political appointment)的部长级人物,部长当然是执政当局的成员,这样一来中立性何在呢?

4月19日的星洲日报头条打出:选举委员会探讨不补选,内容提及选委会将在下周四会见朝野政党代表,以劝告政党不要随意制造补选。这一番言论简直就是在闹民主制的天大笑话。选委会你算老几?这个动作严重逾越选委会的权限,并且有明显的侵蚀立法权的权力,把三权分立的精神破坏殆尽。有没有补选取决于国/州议席是否有空缺的情况,这是立法议会议长或者国会议长的权限。放在其他民主国家,这样一个选委会主席早就被人革职查办了!只有马来西亚的还可以在那边大放狗屁!

Vice Chansellor Award Night






Saturday, April 18, 2009

巫统党选和补选过后的政治面貌 (之前未登于光华日报,现转载)

巫统党选尘埃落定,我国政治圈接下来的重头戏,当属补选和内阁改组,以及未来纳吉的施政走向。巫统代表大会把好几个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活宝贝送进最高理事会。而向来以开明见识、负责任见称的沙里尔却在党选中遭到党员的唾弃,无缘挤入最高理事会。如果纳吉依然沿用巫统一贯的官职委任方程式,那么包括“月漏论”在内的国会活宝将至少官拜副部长。接下来我国将有很多类似卡通片丑角的国家领导人,对欲达到2020先进国的马来西亚来说是一个天大的讽刺。

我国的政治风格依然无法就党职和官职脱绑。这是专制体系一个无法解开的死结。国家的领导人变相由执政党中央代表选出。这些大约只占万分之一我国人口的群体,决定了两千万人的命运。当世界各国都致力提升人民在甄选国家领导人的权利和参与度,我们依然沉腻在旧有的体系。未来我国将面对无数后来居上的发展中国家发出的挑战。如果要在全球化的洪流中站稳阵脚,一定要实行党政分家,委任内阁成员时一定要唯才是用,人选都必须是所负责的工作领域中之佼佼者。而且应身负清廉、丑闻绝缘体等普世从政价值观。那才能和其他国家在未来一较高下。

近来民行、回教党和公正党的党报相继不被更新执照或者禁止出版,而且在武吉甘当补选中警方竟然赤裸裸地暴露政治立场,公然在函件中禁止演说者谈阿尔丹杜雅。所以我们预见不久的将来,阿都拉当权时媒体所拥有的那丁点自由将不复存在。但经过308大选后民智已经开启,执政党如果意欲糊弄人民已没那么容易了。铺天盖地的网络媒体已经成为人民其中一个主要资讯来源。任你怎么禁止,网络依然是三不管地带,防不胜防。社会反而只看到执政党霸道、无理并且愚蠢的鸵鸟心态。嘿嘿,头埋在沙堆里往前跑,在政治上通常只会有一个结果 – 要么撞得头破血流,或者跌入悬崖,粉身碎骨。

独立将近五十二年,人民已经从当初只单纯想要安居乐业的意识,发展成独立思维,并且想进一步参与国家政治决策。一般的看水沟议员提供的民生服务已经不能满足人民的需要。将来的代仪士必须拥有以下特点 – 辩才滔滔(可以就各种课题发表独立、正确的政见)、言之有物(所有的言论必定辅以有根据的数据和文件)以及形象亲民。如果政治人物还是一贯高高在上,并且以威胁性的口吻要人民感恩投报,败亡就在眼前。

政治人物应该铭记于心,我国不是靠政府,而是靠人民建立起来的;不是靠福利,而是靠劳动建立起来的;不是靠推卸责任,而是靠寻求责任建立起来的 – 与所有政治人物共勉之

Friday, April 17, 2009

本南地选举?民政依然看得到阳光吗?

距离上一场3b补选不到一个月时间,又一场补选即将在民联执政的州属上演。国阵在之前半岛四场补选和民联的交手纪录是0-4 的惨败,现在民众都在估疑,这个交手纪录是否会提高至破纪录的0-5。

本南地是实实在在的传统马来选区。15412名选民中,马来人占了72.51%,华裔和印裔各24.32%和2.43%。先说该区华裔可能的投票取向吧。基本上槟城由民联(更正确的是民主行动党)执政后,华裔到现在都还很满意,至少他们不需要再像民政党执政的时候,受巫统的鸟气。笔者曾经在农历新年期间出席州政府两个团拜节目,亲眼目睹林冠英在华裔群众中的人气简直可以媲美天皇巨星。就算许子根当年开始上台执政时也没有如丝风光。

归根究底,这也是因为许子根谦谦君子的领导风格,在面对州内巫统围剿时显得格外懦弱,所以林冠英鲜明的风格、民行在槟城自主性的领导在华裔群众中格外受落。如果要知道最新行情,倒也不必看什么专业民意调查,只要到选区内的咖啡店,或则柔府汽车城的高级咖啡厅打转,就知道现在走势如何,行情是捉是放(所谓民以食为天,要得天下,在真的得向饮食业下手啊)

笔者断言民政党这一次又会在本南地挨一个大闷棍了。除了民行并没有太大引人诟病的政策或言论失误,同样也要拜巫统临门又再一脚把其他国阵华基政党一脚捅进地狱深处。那边厢林冠英正忙着把州政府拨款移交给周内的独中、宗教学校、以及淡米尔文学校,这边厢我们尊敬的副首相兼教育部长大人却大喊“华人不懂感恩” 、“华文报记者应该重新学习马来文(要变相思想改造吗?)”等。马来文报章更是打铁趁热高喊马来人站起来吧 (很像当年文革的热血红卫兵哦,谁说巫统以前反共?)。别怪它,毕竟巫统依然以为他还是坐拥整个马来人江山,也许梦醒时分是很难过的,倒不如继续织梦。还真苦了我们新上任的那吉首相,才刚振臂狂呼全民的马来西亚,那边党报、副手就一大桶冷水直淋下头 ,真为他难过也。

话说回头,现在所谓的恩赐政治(patronage politics)已经没有其市场。资讯科技的普及和网络媒体的盛行的今天,当权者要通过控制资讯的流通达到市场控制目的是不可能的~ 想搞垄断啊,门都没哦!丘吉尔曾经说过,对功勋领导人健忘是一个伟大民族的象征,因为他们不被过去的辉煌蒙蔽了眼睛,所以才会不断前进,所以呢,别怪人民善忘!

搞政治和搞经济是同样道理的,没有永远的垄断,只有最适合市场的品牌可以继续生存,也许巫统中人除了要呼吁华文报记者重读国语, 他们自己也应该修修一下自己的经济学底子。民政就如公司的小股东,明知道生意急剧下跌,不过给予大股东有自身利益的考量,小股东嘛,就得先放在一旁先啦。

明天不懂怎么样,但愿明天会更好,不懂这是不是民政党主席的感想呢?

Friday, April 10, 2009

内阁阵容观后感

纳吉公布了他的团队,以28部长和40副部长引领25个部门。乍看之下和阿都拉的内阁分别甚小。除了整合几个部门以外,并没有添加任何新元素进入这个团对。

人事安排上,纳吉依然执掌财政部,以及通过首相署的经济策划组来控制国内所有经济财政事务。如果以权力制衡的角度来看,首相兼掌财政部是一个不良的政治操作。议会内阁制的政治体系赋予首相的并不是至高无上的权利,他虽然是内阁里面排第一的阁员(first among equal),不过一样要受内阁集体决定的制度履行责任。首相身兼财政部长,等于控制了政策制定权的顶尖金字塔之余,也独揽资源分配权,权力的气焰谁可匹敌?这同时也是对民主制衡理念的一种伤害。财政部长通常都是第二重要的阁员,因为他乃制衡首相的第一道防线,很多时候也是首相的接班人。放在马来西亚权威式的内阁体制,这就变成一种威胁。安华就是一个活脱脱的例子。

新的内阁阵容也包括由许子根出任首相署部长,负责团结与表现事务。所谓的表现事务,乃是以表现标准制度(KPI, 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监控各部门事务的工作表现。其实这只是旧酒装新瓶而已。政府部门一向来都已经有各自的标准制度,那是制定部门大蓝图的一定要有的元素。许子根这个首相署部长的委任不就等于告诉民众,之前政府部门办事耽懒,并没有如所策划般贯彻所有计划。那真是一个天大的讽刺。不过至少我们看到纳吉对这个现象有一定的认知。政治家在知道自己的弱点会加以改善,而政客只会一味说而不做。让我们放长双眼走着瞧,看看纳吉和许子根怎么一个监督各部门,并改善政府部门的效率。

至于华裔6个部长负责的部门,除了以上所言,尚余交通部、房屋及地方政府部、旅游部、卫生部和能源、绿色工艺与水务部长。一语道之:鸡肋 – 食之无味、弃之可惜。那些都不是一些真正接触国家政治核心的部门,和独立时华裔掌管的财政部、 工商部、司法部和福利部完全不同日语。华裔部长更像是国阵权力分配下充场的木偶。负责国内治安的内政部自1990年代后再一次没有非土著代表在内,接下来会否面对更严重的偏差诸难预料,不过如果阿Q 一点的想想,以后可以在巫统滥用内安法令的时候置身其外,反正本来副部长只有权过问、无权插手,现在可以名正言顺不必负上直接的政治责任,未尝也不是一件好事对吗?

唯一可以聊以自慰的是,我国第一次有华裔和印裔在外交部任职副部长,算是一种表面的认可我国其他民族一样可以代表马来西亚在外交事务上发言。不过危机一点都没有解除,国阵华基和印裔政党面对巫统权威控制的局面依然是那么的无力,这样下去他们在各自族群的政治正当性基础将很大机会尤其政党代替,进一步推出历史的舞台。

Wednesday, April 8, 2009

IS THIS THE END FOR UMNO AND ITS FOLLOWER ?

407 witness the fallen of UMNO in Bukit Gantang, and perhaps we can also observe that others weaklings of BN is also shivering in fear. The logic of Barisan National component party MCA and MIC which responsible to absorb Chinese and Indian ticket have shown a fatal fail in 3B election.

When Chinese is in no fear anymore to PAS, can u imagine what value that MCA remain? When MIC can get almost no support from Indian community, is there the needs of this party to continue exist? When Gerakan which always disgust as a multi racial party have fail in obtaining their biggest market share of ticket, which is primarily Chinese votes, where is its stand in future?

The political scenario in Peninsular of Malaysia have pour another terrifying tsunami to those 3 component parties of BN.

It is now the game of survival - They will not survive if they refuse to change, there aren't any luck for them, 308 + 407 have give a clear answer of what their community is awaiting in future.

It is now or never - change now, or there will be no mercy from the citizen to use their vote to oppose them. The fallen is just ahead. Change - a word sounds easy, but it will let MCA, Gerakan and MIC suffer in great pain.

As a normal citizens, their will of life is rather simple - to have a equal chance in economics, education and human rights. This is what normal democratic country guaranteed for them. After 52 years of waiting and begging, it is already tired enough of repetitive dissappointment. From deep of their heart they yell off "ENOUGH IS ENOUGH"

i guess the great lost in peninsular Malaysia is solely due to the phrase above. Citizens rather hope for a new change which they can hardly predict, they are looking forward for more equality and no more patronage politics from those old days politician.

"People should always remember what BN have done for them in the past 52 years" - thats words that bare in BN politician, especially that old man who refused to retire. they never realize such away will never awake the awareness of public to vote for them, but ironicaly it makes the situation worst, because it remind people on corruption, crony, destruction of judisiary system and C4 bombing.

Now, it has come to the corner of revolution..

only those who suit themselves in the new environment of idealogy will survive !

纳吉新政 如何改?怎么变?

二零零九年四月八日 下午四时七分

http://www.kwongwah.com.my/news/2009/04/08/31.html

文:黄子豪

407的三场补选成绩将决定巫统接下来拥抱什么路线。放下士南卯和巴当艾,比较有指标性的是武吉甘当。如果巫统胜选,那么毫无疑问的纳吉声望将如日中天,任何议程将可以顺利地进行。如果巫统因无法取得大多数巫裔和非巫裔选票而败北,那么巫统应该就会痛定思痛,加大改革的力度。反之若巫统取得大多数巫裔但少数非巫裔选票而败选,可以预见巫统一定会重投保守极端路线,以保住巫裔基本票盘为首要治国方针,以继续抗衡不断壮大的回教党。

纳吉在怎样做出改变?首先眼前有几个棘手问题是需要纳吉首要去解决的。其中落实六百亿令吉的配套以便在经济低迷时杀出一条血路为当务之急。如何把马来西亚以出口为主的经济体系转行,将决定我国可否安然渡过这最糟的时刻。许多经济专才都对六百亿的救市配套持观望态度,一来这六百亿真正注入市场的资金不多,给于商家的奖掖大多也是扣税等,对现在缺乏流动资金的中小型工业商家来说实在治标不治本。要增加市场流动资金,可以考虑推出消费固本。此外,鼓励年轻人创业同时提供年轻创业家各种便利将有助于减低国内失业率,间接增加就业机会。

提高政府机构效率也是燃眉之急。我国的公务员系统实在臃肿不堪(大约一个公务员对二十个国民,是非常惊人的),部门官僚主义根深蒂固,办事效率低落。这不但影响日常行政运作,也会因为拖延时日造成经济损失,更严重的是让外资却步,对经济体系的伤害更是无从估计。改变的第一步当在公务员当中实行绩效制,能者留任,无能者出局。在二十一世纪,所谓的铁饭碗是不切实际的,一切以贡献、绩效制上。纳吉在推出的经济配套中建议增加6万三千名公务员,虽然那可以减低失业率,不过无异饮毒解渴的自杀式行动,只会徒增政府负担。以公务员一个月平均千五的薪金,政府一年得额外负担十一亿令吉的开销,那简直就是疯狂。

在这个无疆界的全球化时代,网络的普及让政府几乎没有能力封锁资讯的流动,愚民政策已经没有市场。任何不利当权者的新闻,一样可以通过网络流到读者当中。既然阻无可阻,何不以开放积极的态度面对这种大趋势呢?纳吉接下来应该加大言论和媒体的自由度。这样反而可以为其领导的新政府加分,塑造一个正面的印象。

历史已经告诉我们,处在巨变的时代,有能力彻底改变的国家强,改变不彻底的国家乱,拒绝改变的国家则继续没落,直到灭亡.

Sunday, April 5, 2009

华人事务官?利或弊?

盛传纳吉将在内阁改组中委任专门负责华人事务的华人事务官。这好像是霹雳州大臣顾问的翻版,和莎里查担任的首相妇女事务特别顾问几乎异曲同工。这个独立国后不曾有的职位,几乎是为了更方便处理华人事务而设立的,看起来好像在新首相上任后,华人受到重视和眷顾,和过去不同日语了。

但是只要仔细想一想,这一个职位的委任等于回到了殖民地时代。华人在这个土地上土生土长至少都已经有两 、三代了,但是依然还得受到“特别”对待。为什么一个有参与国家独立制宪过程,对立国有绝对贡献的民族,依然被人穿着有色眼镜看待呢?

52年过后,华人理应享有和其他民族一样的地位。虽然宪法赋予华人这个地位,但是无论在教育或者经济上我们依然面对一些无耻、种族极端的政客骑劫了我们的权益,更妄论在政治上取得更大的平台。君不见华裔同胞原本出任的财政部长、工商部长等职务在新经济政策之下已经拱手出让。华人事务官对我们来说,是一种羞辱。难道现在国家里面堆问题的就只是华裔同胞吗?印裔同胞比华裔同胞面对更加多生活上的困境,这样是不是又要设立一个印裔事务官,来专门处理印裔事务呢?那么巫裔又会不会顺势要求首相增加巫裔各领域的固打,或者实行更保护性、对土著更有力的经济政策呢?

设立华人事务官处理华人事务,等于变相矮化华人在国家里说扮演的角色,更有边缘化之嫌,况且马华一向来都已经标榜它是国阵内处理华人事务的唯一人选,设立华人事务官不就是脱裤放屁 – 多此一举吗?如果真的是为少数民族的利益着想的,就应该实际一点,立法保护少数民族的福利、经济和教育。给于他们在经济上特别的地位。当让更好的,是对全体国民一视同仁,真正贯彻首相本身提出的“全民的马来西亚”,切莫说一套,做一套。

除此以外,这个职位的设立,也不排除是巫统预更大力施展国阵内以华制华的老把戏。我们都知道马华和民政一向来在国阵内都存有瑜亮情结。马华如果同意这个职位之设立,那么就得确定这个职位无论如何都会属于马华所有。一旦这个职位交由其大政党的华裔出任,那么马华还有什么存在的价值?马华党章里面捍卫华裔的条文等同虚设。远的不说,只要突然有一天这个职务首相突然兴起就把它交给民政党担任,那么马华总会长那么一丁点的议价能力(bargaining power)是不是也荡然无存呢?还是那句老话,既生瑜,何生亮 啊?

如果马华党内还没有察觉的话,那么真的只能说:“祝你好运!”如果马华党内上上依然沉迷于争取内阁部长的内耗,那么华人事务官你们就去争吧,那是最后一个分给你们的官职了!

马华啊,你的危机就在眼前!!

纳吉新政何处去?

纳吉终于在一片争议声中上任了。无可否认他是历来最具争议性的首相。一连串的丑闻不曾离他远去。不过作为普通国民的我们在这个阶段只能接受由2000名巫统党员选出来的领袖,成为我国的首相。与其着重其浑浊的背景,不如我们来看一看未来的马来西亚应该怎么走下去。

马来西亚独立52年来,种族政治一直受到政客的操弄,成为他们捞取政治资本的平台。种族政治有其市场,归根究底是贫富不均、教育程度不普及化以及政客散播极端和言过其实的言论所造成的。从308大选城市选区华裔可以支持回教党、马来人可以支持行动党的投票规律来看,各族的城市选民思想差异并不大。尤其在教育水平高企的选区,选民更是不分种族的支持民联,仿佛过去52年来执政的国阵一夜之间都从他们的脑海里抹去了。

改变种族政治最好的方法,就是有效的扶贫政策。所谓的扶贫,是帮助贫穷的一群,要记得,贫穷是不分种族的,他不会特定的盯上黄皮肤或黑皮肤的人。通常贫穷大多以职业和地区来区分,比如渔民、农夫等收入不太均等,或者缺乏就业机会和经济资源的内陆地区人民。一直以来政府都有给与农民和渔民不同种类的补贴,如低过市价的农药和柴油。但是那些资源反而成为他们惰性的根源。原本应该帮忙他们提高生产力、减低成本的物资,给他们当成现成的货品卖出去牟取暴利。正确的补贴方法应该是以他们的生产力作为依据,根据他们所生产物资的数量幅度给于补贴,这样既可以鼓励生产,也可以有效监督非法买卖 非法柴油等。

除此以外,消除贫穷的另外一个关键方法就是教育。马来西亚为人民提供11年的免费学校教育。不过乡区孩子由于要帮忙维持家庭生计,小学教育过后(甚至在这之前)就被逼离开学校投入社会。这样下去那将会是一个恶性循环,民智永远不能开启,思想水平依然会停滞不前。教育部应该投放更多资源在类似的乡区学校,包括给于合理、足于减轻家庭负担的助学金,实现再穷也不能穷教育的理念。此外,高等教育一般上不受乡区人民的注重,教育部应该下足火力来扭转这个局面,包括接下来把高等教育机构建立在乡区附近,既可以带动发展,也可以营造一个书香的环境,有利于潜移默化改变乡区人民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