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April 25, 2012

阿JIB哥,你真的怕了BERSIH 3.0吗?


BERSIH 3.0如箭在弦,我很好奇,纳吉心里是怎么样的一个想法和感受。在我看来,纳吉应该连续失眠了好几个月。

对纳吉来说,整个净选盟机会令人不安的地方,就是整个运动核心的改变 - 从伊始的安华,迁移到社运分子,再转移到普罗民众身上。各位如果记忆犹新,不可能会忘记安华在BERSIH 1.0中,骑着大型电单车到国家皇宫前呈交备忘录的英雄姿态。而BERSIH 2.0,主角已经换成遭到水炮车侍候的安妮婆婆和国家文学家沙末赛益。那BERSIH 3.0,谁会是主角呢?时至今日,那已经是一个席卷全国的运动,人们已经自发性的发起集会,创作歌曲,以及动员身边的亲戚朋友。在全世界也有更多的马来西亚公民在他们的所在地发起集会。因此,这次的主角,一词曰之 “人民”。而这些人民,是站在和纳吉绝对对立的立场。

从政治操盘层面来解读428的集会,在黄绿互相捆绑之下,可以动员的人员更多,范围更广。坦白而言,从民间的回应来说,马来人对稀土课题的警觉性,远比选举公正的意识来得低。我们不难发觉类似稀土、核能、水坝等环保课题几乎在友族身上看不到任何的效用,反倒是出身中产阶级,教育水平普遍较高的华人,对环保之重视程度远比选举来得高。这么一个现象,在黄绿互相动员之下,那就等于为马来人和华人创造了两个共同议题。马克·布坎南在其著作《隐藏的逻辑》里提到,人类的自由个体在群体性的作用之下可组合成可预测的模式,并互相影响和平衡,而且会合理化自己原本不认同的理论和意见,继而成为一个强大和持久的社会现象。依循这个理论,可以预见,428过后,稀土和公平选举将会是国民共同的议题,不再局限于任何一个种族。纳吉应该更担心的是,水坝、非法伐木等环境、环保课题在东马酝酿成熟并爆发,届时国阵的定存州也同样危如累卵。

就以上两个论点来看,纳吉来届大选的胜算,还真必须等待净选盟集会过后再斟酌一饭。但,说到让纳吉真正害怕和惊栗,对国阵政权最核心的冲击,是这场集会,彻底动摇了国阵政府55年来的政权合法性。

一个国家政权的合法性来源通常有三种,一个是暴力合法性,情况就好象叙利亚或朝鲜政权,选举只是门面的功夫,独裁者通过高压统治和军队来控制国家和挤压人民,人民根本没有选择的自由。第二种,那是功绩合法性,情形就像改革开放过后的中国。中国经历了文革十年浩劫后,经济已经处于崩溃边缘,国家财政赤字严重,广大人民依然贫穷,科学技术也很落后。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进行伊始,国内出现了高通膨、国有制和私有制混乱的情况。由于中国一党独大,人民无法通过选票来宣泄对执政党的不满,因此所有的社会矛盾皆藉六四事件爆发,让中共陷入了执政危机和信任危机,然而中国过后于90年代的经济高速发展把中国带入了另一个黄金时代,这个成功的转型,埋没了之前的社会矛盾,人民对政府的不满也由于生活的改善而得到转移。之前的抱怨和质疑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对政府的感恩戴德和信任。这就重新认可中共政权的合法性。许多权威民主政府,如新加坡,也是依循同样的模式,来长期执政。至于第三种,简单直接得多,就是通过选票的合法性而上台执政。

近年来由于国家经济低迷,各领域发展停滞。虽然政府一直宣称国家经济转型成功,但是日益高涨的物价和通膨,可怕的朋党主义和贪污腐败,完全没有让人民有经济复苏的良好感觉。就这一点,纳吉已经完全失去了政权的功绩合法性。次则,国阵固然宣称其通过人民的选票上台执政,但净选盟运动恰恰就把国阵这一个光环彻底打碎。不公的选区划分,错乱百出的选民册,不透明的邮寄投票系统,任意随性的选民迁移,毫无公信力的选委会,这一切都透过不同管道浮上台面。净选盟运动开始至今,人民的心理已经从漠不关心转变到严重质疑这个政府是不是通过合法途径和公正的选举被选出来的。随之而来的是,政府人民之间的信任破裂,两者之间矛盾日益尖锐。再加上赵明福事件、霹雳州夺权事件、警方多不胜数的暴力滥权等等,我国政权宛如只能依靠暴力来维持其合法性。当人民对一个政府的观点是负面到这个程度,那么,公民意识已经有足够的能量推倒权威体制,这时变天只不过是时间的问题。

就来届大选而言,BERSIH 3.0 已经把国阵和民联的角力,推高去国阵对垒公民意识的战役。428,出席的民众不但要求一个公平、干净的选举,而且还要求一个未来环境安全的马来西亚,间中还有许多对政府贪污腐败彻底失望的民众,藉此机会对政府还以颜色。这些是超越党派的诉求和普世价值观,也是民众诉诸政府的信任公投,绝不如某领导称,是小圈子的游戏,是反政府的政治议程。

所以,纳吉,你最好有心理准备。

Wednesday, April 18, 2012

同学们,你们要免费教育,还是免还PTPTN?


如果我们要升入研究免费高等教育的落实制度和可行性,我们一开始根本就不可以把各个不同的高等教育领域合而为一然后一概而论。马来西亚的高等教育,可以略分为三个不同群组 – 国立大专、私立大专、和技职教育或者师范学院。让我们来看看这三个不同高等教育系统,落实免费教育的可能性。


国立大专的学期学费一般上都不会超过一千零吉。那是在政府大量津贴下学生所享有的优惠。学生只需要付五到十巴仙不等的学费,就可以完成整个学士学位。就以医学系来说,整个医学学士课程的真正费用,大约是十六万令吉,而学生只需要付大概九千令吉,或者相等于5.4%的学费。按照这个趋势看来,如果政府要全免学费,每一年增加的额外开销,大概是4亿 - 笔者是以2010年度大学学士课程录取人数,五万两千人作为一个平均值,再乘以四,代表大学里四个学年的总人数,再乘以平均每人一年两千元的学费,而所得到的数据。就账面上来看,四亿在马来西亚常年预算案里根本不算多,其只是2012年财政预算案总开销(2328亿)的0.2%,或者是46亿巴生港口自贸区丑闻的十分之一而已。就这点而言,政府绝对有能力给予人民免费的国立大专教育。

至于免费高等教育对私立大专而言,就完全不一样了。私立大专之成立原本就离不开商业利益。因此强制私立大专提供免费教育,那无疑天方夜谭。回顾私立大专的成立背景,它原本是作为无法进入国立大学深造的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第二管道,拉曼大学就是一个经典的例子。进入九十年代,马哈迪的小开放让私立院校如雨后春笋般林立,而国民的经济能力也比以前更好,再加上国立大专的素质跌滑惊人,形成私立大专除了是第二管道,也渐渐成为家境宽裕的学生追求更高素质教育的选项(例如多媒体大学、国油大学等)。如果说免费高等教育是为了帮助家境贫穷的学生,那么,我们必须通过增加国立大专学位,来吸纳更多的学生,让他们不必转投私立学院寻求出路,这才是正确的道路。

很多人在探讨免费高等教育的时候,总会不经意遗忘了技职学院。其实,技职学院才是接触最多家境贫寒学生、最需要我们关注的平台。由于技职教育拥有低费用(相对而言)、低入学门栏、短期(一般上都不超过两年)、高运用性的特点,因此很多成绩逊色、家境贫寒的学生,都会选择技职学院深造,以便可以更快有一技之长,出来社会工作赚钱养家。不为人知的是,对真正来自赤贫家庭的孩子,免费教育都还不能解决他们的问题呢!对绝对贫穷家庭来说,孩子就是家庭的人力资源,这些人力资源都是收入的来源,这情形在农业、园丘业等都很普遍。送孩子去远离家庭的地方深造,家里少了一份收入,而且还要负担孩子的学费,那等于双重损失。而免费教育只能确保家庭负担不增加,却没有解决家庭收入减少的厄境。因此,对技职领域而言,免费教育还不够,我们必须推动更多的在职训练课程(internship)。在这种课程之下,孩子除了被授予一技之长,同时间他们也是在打工赚钱,这样才可以让家里在没有后顾之忧之下,让孩子深造。

免费教育的落实,应该循以上的脉络一一对症下药并落实,而不是没头没脑的乱下药。至于高教贷款(PTPTN),那除了用来缴交学费,也用来负担生活的开销。如果说落实免费教育制度过后,就废除高教贷款,那不是害惨了贫穷学生吗?至于谈到免还的PTPTN,我们必须考虑到一个因素,那就是,为什么我们必须给学生免费拨款(如果贷款是免还的,那已经不是贷款了,是免费拨款)。纳税人本身也必须给自己一个理由,为什么必须无条件把自己辛苦赚来的钱送给你?笔者建议,唯有两种情况,学生才可以获得免还贷款。第一,学生来自贫穷家庭,那么这笔贷款有理由可以转换成免还的助学金,当然,这个条件需要一个完善的机制来确定颁发助学金的最低门栏和条件才可以真正落实。第二,学生的成绩极为优秀,因此贷款可以转换成奖学金。这所谓的优秀,那不是以积分作为一个标准的,而是以同系之间的相对成绩作为一个衡量尺度,不然,对某些先天性很难考取一等文凭的专业科系,如法律系、医学系的学生,是很不公平的。条件一可能不太适用于私立大专,私立大专的高教贷款申请额,应该被重新制定,确保学生可以负担学费至于,也不至于一毕业就负债累累。

世界上没有白吃的午餐,我们不能寄望没有付出努力就可以获得优待。同学们,你们要免费教育之余,也必须考量到不同群体的需要;你们要免还贷款之余,问问自己,你是否是可以为这个社会增值的人才,值得纳税人投资在你身上,抑或你只是消磨社会资源的寄生虫,只懂得不劳而获。

Wednesday, April 11, 2012

土著在朝、华人在野的日子即将来临?


第十三届全国大选已经如箭在弦,市面上盛传全国大选黄道吉日就在六月。距离这个日子还有两个多月,但是朝野政党之间的交锋已经白热化了。尤其华裔选票方面,更是各有表述,格调各异。在朝一方不断警示来临的大选将形成“土著在朝、华人在野”的格局,提醒华社应避免重蹈历史的覆辙。这一番言论,则对上了在野党以“改变”为基本格调的竞选宣言。到底这两者之间,所提出的论述将获得华社的青睐呢?

所谓“华人在野,土著在朝”,这个政治论述必须基于三个层面的假设成为现实,才算合理。第一,假设在现今马来西亚社会里,华人的政治需求和马来人的,有极端性的落差。再更进一步的分析,这假设同时也定义了华人的具体政治考量为社会平等、经济公平和有效施政,而马来人则更关心本身的族群和宗教。假设二,就是认为华人极度不满现状而要求改变,而马来人则对现状感到满意。至于假设三,就触及族群平等问题 华人要求真正的社会平等,而马来人则不肯改变本身所拥有的社会特殊权利。如果以上这三点假设都是事实,那么,来届大选的结果,则绝对无可避免的出现“华人在野、土著在朝”的厄境。

但是,笔者并不完全认同以上的假设,更不能苟同假设中对马来人的描述。以上关于马来人的假设,如果时间是设定在上个世纪,那就无可厚非。踏入二十一世纪的第二个十年,现实是,马来社群已经在沉默中改变。新一代马来人都是新经济政策之下的产物。他们固然从这个政策中得到实惠,但是当他们发觉无论怎么努力,都无法靠自身的实力和新经济政策塑造出来的政治权贵、裙带朋党站在同一个起跑点上竞争,而族群间(inter-races)的经济地位差距正在渐渐变小的当儿,族群内(intra-race)的财富分配却形成两极化。政治上的矛盾点就开始从族群的角度转变成价值观 廉洁、公平、公正、有效率,而这些价值观 ,恰好和华社的要求无出其右。也就是从这里开始,马来人和华人,在政治上开始拥抱共同的观点,

分享共同的政治价值观之余,马来人和华人也开始拥有共同的经济问题。曾几何时,华人和马来人在经济上完全没有交集,各自从事不同的领域。但近年来马来中产阶级开始崛起,拥有专业资格和接受高等教育的马来人也已经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华人和马来人有了一个很大的交集群体,也就是中产阶级。这点在年轻群体中更显而易见。中产阶级是对外部经济和政治环境最为敏感的一群,近年来马来西亚政府的政策并没有真正利惠这个群体,而严峻的全球化经济衰退和通货膨胀造成中产阶级的生活素质每况愈下。 就这点而言,共同的经济利益打破了马来人和华人之间的政治隔阂,在大家拥有共同利益的前提下,“华人在野,土著在朝”出现的情况,几率极小。

分析了以上几点,我们发觉华人和马来人之间其实共享着很多共同的价值观,当然,当中依然有不少的分歧有待解决,尤其在偏远的乡村地区,马来人和华人的思维、看法依然有落差,但是那不应该是一个阻力和借口。在这个大前提下,以“华人在野、土著在朝”作为本身政党的政治论述其实并不合理,这等于以硬性思维设置和认定了马来人和华人之间就是非有分别不可,而没有实际探讨两者之间可以共享的价值观和文化。

当然,我们不能片面否认这种“华人在野、土著在朝”说法的正确性和选举有效性,但显然,如果未来我们要面向更团结马来西亚,这种论述和政治操作,显然在开倒车,也间接刮了“一个马来西亚”一个老大的耳光。未来这个政党的评价是如何,留待后人自议。

Wednesday, April 4, 2012

政府11周内拨款6亿,你有份吗?


当今大马披露,一个马来西亚政府最近以紧急拨款为名,像圣诞老人般到全国派钱,在短短11周内便拨出了6亿868万令吉的款项。其中霹雳和柔佛获得数额最大的拨款,各获2亿左右的拨款。其他州属则瓜分剩余的三分之一拨款。

从紧急拨款的挪度可以看出,纳吉趁全国大选即将来临时,都把注意力放在霹雳和柔佛这两个前线州。霹雳州是国阵不经合法宪政程序夺得的州政权,至于一直以来属国阵定存州的柔佛,这一次在民联水银泻地的攻势下出现空前的压力。因此纳吉在出访这些地方的时候大打金钱攻势,一点都不出奇。但拨款数目倒是其次,其真正让人诟病的是拨款的程序,以及拨款的对象。

我国自英国手上独立过后,通过三权分立建立了一个严谨的财政支用制度。一般上各部们负责个别的预算和开销,然后由财政部长统筹和协调,经内阁同意,财政部长再把财政预算案提呈到国会,寻求国会通过。国家预算拨款在国会通过是绝对必要的,因为这是民主精神 没有投票权就没有缴税义务(no taxation without vote)的终极体现。政府是人民投票选出来,并且出钱(所缴纳的税务)聘请回来管理国家的。因此,国家任何的支出开销,理论上必须由人民的代表 议员批准才可以通行。

正副首相所挪用的紧急拨款,超出首相署年度拨款项目,也不在常年预算案里面。他们都是先斩后奏,容后再回到国会通过财政预算追加议案,来补回这些开销。这种不经正常程序支出的紧急拨款,变相剥夺了国会和人民对预算的批准和复核权,人民无法预先知道拨款去处,只能眼睁睁看着本身的血汗钱被挥霍殆尽。除此以外,政府财政支出的另一个关键部分 财政部的高级官员也没有扮演好本身的角色,以致拨款可以被任意索取。我国公务员体系长久以来俯首于政治人物的权威,原本应该捍卫宪法精神和政府运行机制的部门高级官员,在面对政治人物不按常理和索求无度的行为时显得毫无办法,更别说义正言辞拒绝他们。

在缺乏财政纪律的政治人物和随行软弱的政府高级官员这双重软肋的操作下,我国债台高筑是可以理解的现象。

要避免政治人物这种挥霍无度的行为,必须重新确认国会的权威。国会有必要通过修法,制定一个财政年度里追加预算议案的上限。任何超过这个上限数目的追加议案,都必须要国会三分之二多数的通过,以确保更广泛的民意代表受到咨询,进而确保政府的税收不被滥用。说到这里,那些自意有自主权的成员党,可真的必须在这个关键时刻显示他们后座议员的独立性,确保他们有足够的政治自主权,对财政部长提出的财政议案慎重深思,与民意同在,投下公平的一票。

至于政府公务员方面,他们应该重新树立本身的尊严。他们除了是政策执行者,同时也是宪法的守护者。任何来自政治人物的政令,如果不符合宪法,政府公务员应该如实推却。这不算是违抗命令,因为公务员本身的责任和工作范围都在宪法里阐明,他们只可以照章办事。任何非常规和逾越法理的工作,他们都必须坚拒执行,以确立正确的工作文化。政治人物可来可去,但是公务员却是常驻政府体系的人员。他们的意志和素质,决定了政府长期的工作文化。确立一个好的工作文化,让工作效率提升,同时对政治人物来说,那也是一种正面的制衡,防止他们为了本身的政治议程而滥用权力。

至于,那个6亿,有没有你的份,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我们必须确立一个有效的政治系统,确保投选一个有原则的议员,确认一个政党对大是大非的立场。至于你的不忿,就以选票来表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