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March 23, 2010

马华重选后,明天是否会更好?

马华重选终于在星期一掀开序幕。各方势力也翻开了他们的底牌,这一场战役,总计有101个壮士争夺马华未来的控制权。

一般市民一定感到不解,为什么就只剩下一年的任期,马华各路好汉就是不能再等多一年,然后来一个真正的较量呢?当中的关键词,就是大选。马华下一次党选落在2011年,距离第十三届全国大选已经是相当近了。而马华党章赋予中央委员会在大选临近时,展延党选最长十八个月。这样一来,这一次重选后的任期,就不一定是1年,而是两年十八个月了。

除此以外,马华总会长拥有调配候选人上阵的最终决定权。以马华的现状来说,国会选区黑区、灰区远远多过白区。拥有调配选区的权利,对本身和朋党等于多了一层保障,可以优先获得上阵白区,并把政敌推去黑区当炮灰。所以这一次党选的重要性,远超想象之外。

撇开个人和派阀政治斗争,马华这一次选举的KPI只有一个,就是选出一个可以带领马华面对第十三届全国大选冲击的候选人。如果第十三届大选,马华获得的议席只维持15个,或者更少,那就无可避免的走向泡沫化了。

马华之所以在大选中一蹶不振,主要原因有二。其一,候选人素质远远给对手比下去了。我们看到民联的候选人都有一个特征 – 年轻、有魄力、拥有高学历或者专业背景。马华主要的对手行动党,出动的不是律师(倪可敏、邓章钦)就是学者(刘镇东),甚至行政总裁(潘检伟)也有。而马华所排出的候选人,素质并不是第一考量,更多的是对地方派系的妥协和让步。

在马华,专业人士如果要有出头天,一定要搞地方圈子,从支会、支团到区会一步一步前进,立足区会过后,才有可能成为大选候选人。就算你是总会长钦点,但是得不到区会支持,大选的时候一样会面对地方军阀扯后腿,让你出师未捷。许多有志之士,就是把精神和力量全部投入派系斗争,而无暇顾及国家大事。有些甚至在党内之争时就已经落马了,更别遑论出征沙场。整个党组织呈现的是暮气沉沉的迹象,组织新陈代谢缓慢而跟不上时代。这和民联是有很大的落差的。

其二,马华本身并没有一套完整的治国纲领,或者应该说,马华在国阵内所扮演的角色,根本不应许它拥有本身的治国纲领。作为第二大盟党,马华在国阵体制内,在过去的53年里根本没有机会主导政府施政,所以也从来没有施政愿景(vision),也没有建构起本身的理念。记得马华前总会长黄家定率领9名非回教徒部长向首相呈交确保非回教徒权益的备忘录吗?很明显马华已经忘记了本身是执政党,黄家定忘了本身是内阁成员,而把一个可以在内阁辩论的课题,当作非政府组织的备忘录来呈上。更可悲的是,巫统根本完全不买账,还叫他们收回备忘录,真是情何以堪。

马华本身的领导人也不具任何跨时代的眼光来重塑马华。这点在重选中显露无遗。如果稍微阅览总会长候选人的竞选宣言,其中依然有以“吸引年轻人、妇女参与政党”作为本身的工作重点。这无疑等于自我贬低政党功能。更甚的是,当中竟然也有“加强与华团、非政府组织及宗教团体的交流”的宣言。我们不能否认政党应该和华团保持良好互动,但是把这当成工作纲领,不是逃离政治、不务正业吗?期望这样的马华面对民联的挑战,无异以卵击石。

奥巴马在美国保健法案在众议院历史性通过后,说到:

“当面临危机时,我们没有因为挑战而退缩,而是勇于克服;我们没有回避自己的责任,而是勇于承担;我们没有恐惧未来,而是规划未来!”

马华现在已经在生死存亡的关键,但是并不是到了绝路。马华要做的,就如奥巴马说的 – 面对现实和挑战,如果勇于承担并改变,那么机会依然与你同在,明天依然会更好!

1 comment:

eddieliow said...

无论党选结果如何,斗争还是会继续下去。就算他们来个君子协议,败者从此消失政坛也没用,你认为他们是君子吗?到时还不是在幕后操纵棋子继续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