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March 29, 2009

翁诗杰=王安石还是张居正?揽权还是政改?

蜘蛛侠电影有一句经典的对白“拥有更大的能力,就同时身负更大的责任”。花在政治上,要杠起更大的责任就一定要拥有更大的权利。历史定律告诉我们,处在改革的十字路口上如果没有先增强自己的实力,往往出师未捷身先死。

宋代王安石提出的一系列变法,在损及官僚集团既得利益下六年就宣告失败而结束。关键的原因在于王安石虽然是宰相,负责国家政策,不过所有的改革都由地方政府实行。结果即出现一个卡通上面才可能出现的奇异场面,即由一批反对改革的人进行改革的工作,结果显然易见。明代的张居正是明朝最大的改革推手,甚称明朝三百年里第一人。明朝在经历了嘉靖和隆庆年间的腐败统治后,到了万历朝时是张居正的改革一手把明朝从崩溃边缘拉回正轨,财政支出消除了赤字,地方粮仓贮备充足。历史学家给张居正的评价 – 以一人之力让明朝延长了多一百年生命。

张居正能王安石所不能,正是因为张居正得到各阶层官吏的支持,以至皇帝身边的太监(冯保)也对张居正言计听从。历史镜头转到现今的马华,马华也是处在非改革不能生存的临界点。翁诗杰的历史责任就是带领马华走出308大选的阴影。要“攘外”那么必须先“安内”,这是一个必然的过程,恰恰这就是翁诗杰现在面对的难题。回顾翁诗杰从政的历史,他走的是典型的书生论政,短短的政治秘书生涯后就直接进入国会殿堂担任副议长,过后升任副部长,其间也从马青总秘书、马青总团长、马华副总会长走到今天的总会长之位。类似这种的党职路线有一个很大的盲点 –他并没有真正从支团、支会到区会浸淫过,所以也没有非常巩固的基层势力。

这一类领袖没有固定的支持者,其支持度是建立在他的政见、言论和形象包装。当选总会长过后,我们可以嗅到翁诗杰迫切的要建立自己的班底,以便可以落实他的竞选宣言,包括党员直选总会长、州联委会主席直选、党员瘦身计划等。他沿用的大多都是和他一起在马青办事的领袖 – 颜炳寿、王乃志、姚伟豪等。至于地方事务方面,则派出了周美芬、魏家祥、廖中莱和他自己任封疆大使。表面看以上那些安排以至排除署理总会长都属于独揽大权、排除异己的行为。不过如果仔细回顾马华的历史,要落实改革,这种做法还真有其必要。

让我们把时间倒流回去1958年3月23日,马华总会长之战由少壮派的林苍佑胜出,过后他旋即要求马华在104席的国会中,分得40个席位,希望宪法在未得到马华的支持下不能修改。不过这个建议并没有得到时任巫统主席东姑的认同。他并宣布将不会和林苍佑派系的马华合作。当时的马华很明显的已经分裂为以林苍佑为首和陈修信为首的两派。林苍佑只是控制党中央,而不是全部的马华各州分会。在得不到基层的支持下,他愤而辞去总会长一职。马华从此走了一个强人,华裔失去在政治上突破的最大契机。

翁诗杰和当年的林苍佑面对的尴尬情况有点相似,一样要在没有基层势力下进行改革,是典型的光杆司令。不过翁诗杰党内的改革面比林苍佑大得多。道德的勇气能不能使他坚定不移我们不懂,不过他的改革项目肯定会面对地方诸侯的诸多刁难这个倒是肯定的。没有人会因为既得利益被剥夺而静坐一旁。就以党员直选总会长来说,这等于降低了区会主席讨价还价的能力。因为一般上中央代表都是由区会领导层控制。通过控制选票,区会主席就可以和候选人交换条件,达到自身的政治目的。这些官场的潜规则。打破这个规则就有如踢爆马蜂窝,肯定惹来一身伤。如果换做党员直选,区会主席就从此失去谈判的筹码。我们从历史得到的结论–任何既得利益被剥夺都是不可妥协的。王安石的失败就是最好的前车之鉴。所以这就是为什么翁诗杰干冒天下之大不违而蛮干到底,大量派出亲信坐镇各州属,以便可以落实中央的计划。

马华现在是活马当死马医。如果不尽速地进行改革,那么下一届大选肯定就是马华打烊的时候。届时翁诗杰肯定得下马谢罪。现在惹得党内怨声载道,他会不会因为特大的召开的遭到罢免也是未知数。我们不能以言论来断定一个人,一切还看其行动和表现。翁诗杰接下来要证明的是,到底他是改革的先锋,还是霸道的独裁者。过程中党内的反扑是必然的,不过当中有既得利益失去者,也有爱马华、恨铁不成钢的爱党人。只要真心落实改革,相信要得到爱党人的支持并不难。当基层阵容形成时,改革应该可以进行得更顺畅,涵盖更大的层面。

那么现在的工作是什么?就是和时间赛跑咯!是张居正还是王安石就看今朝!

2 comments:

Unknown said...

您这样凶骂老翁,叫老翁如何帮您上位?

惨了!惨了!

嘻嘻!

Tze Howe, 9W2THO said...

谢了!!!!!!

哈哈。。。 我也不算在骂他,

要做人人讨厌的霸王,还是改革明主,看他自己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