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July 2, 2011

科学化处理公共服务局奖学金

每一年的公共服务局奖学金,非要闹得沸沸腾腾以致全城轰动不可。每一年奖学金的分配,一直绕着几个问题打转,离不开优秀生拿不到奖学金,或者拿到奖学金者却不是所要的科系,不然就出现相对资格比较劣者拿到奖学金而优者拿不到。


每一年重复上演的乱象,其实证明了一点,那就是公共服务局奖学金筛选系统出现了严重的问题。而且间中更发生很严重的人为介入因素。这些原因已经在媒体上讨论甚久。在这里我们就不老调重弹了。反而,让我们来探讨一下,怎么一个分配奖学金法,那才是显得合情合理。


所谓奖学金,顾名思义,那就是专门提供给优秀生,供他们深造的援助资金。这点和助学金在本质上是有点不一样的。助学金以经济能力作为标准,而奖学金则是绩效至上。那我们在开始重整奖学金的颁发系统之前,就必须定位何谓“优秀生”。品学兼优这个惯例,自然免不了套在优秀生的头上,但是单单只是品学兼优,那无异中国古代的迂腐书生,只会死背八股做文章。在这个时代,我们要的是学习成绩优秀,但是在软技巧,包括领导能力、组织能力、沟通技巧等。也相对杰出的学生。而衡量软技巧的,莫过于通过课外活动了。因此在奖学金颁发的制度里,学业成绩和课外活动成就都必须处在一个平衡点。以现在的奖学金制度而言,课外活动固然是录取的考量之一,但是并没有占据很大的比例。这点是必须要改变的。


科学化的处理奖学金的颁发,首要条件就是一个排名系统(ranking system)。先撇开预留给乡区、贫穷社群还是特定族群的奖学金。其余根据绩效制颁发的奖学金份额,应该通过排名系统来决定谁有资格获得奖学金。排名系统是一个根据分数高低来把学生由高至低排出来的列表系统。所有申请奖学金的学生,将会根据他们的成绩和课外活动而被赋予一定的分数。笔者建议以学术成绩和课外活动成就6:4的比例来制定分数,以展现学术和软技巧的平衡。分数最高者,将排在榜首,以此类推。排名越高的学生,就有更大的优先权选择本身深造的国家和科系。这样,就可以大大减低“错配鸳鸯”的现象。


至于我们还需不需要面试作为其中一个评估标准呢?笔者认为,面试不应该是分数评估的一种标准,但不代表申请者不需要通过面试,奖学金的面试重点,应该放在评估申请者的心理状况和对职业的认知度是否符合所申请的科系。举例医学系作为例子,优秀生一般上都倾向于申请医学系,但是他们当中,是不是每个人都对医生这份职业的认知都很充足呢?心理上是否对本身未来的职业有做充分的准备呢?这点,在我们颁发奖学金的时候,也必须需要考虑到,因为国家投入足额的资金,不只是要为优秀生开拓更美好的前程,但是也必须要量材相授,物尽其用,那才可以最大限度发挥人力资源的潜能。这个面试没有分数,只有“通过”(pass)还是“失败”(fail)两个评估而已。一旦申请者不能通过面试的考验,任凭你是全国最佳考生,奖学金也不会颁给你。


总括而言,科学化的排名系统。有助减低各种乱象,但是归根究底,再好的系统,我们也需要有道德、高素质的公务员来执行。希望以更科学化的制度,加上高素质的公务员,我们可以一劳永逸的解决以上问题。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