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相署部长纳兹里宣布取消1500份海外公共服务局奖学金,理由是政府负担不起。卫生部长廖中莱附和纳兹里之余,更补上一句,谓大马的大专素质和外国的也不相上下。而且这样可以把奖学金转移国内,增加国内奖学金的份额,并且在避免学生在留学外国后拒绝回国服务.
对于两位尊敬的部长,对于我国政府拥有这种思维,笔者感到深切的悲哀和绝望。教育乃立国之本,是改变一个国家面貌和命运的终极途径。如果为了节省政府的开支,就削减教育和人力资源培训和投资的预算,绝对是本末倒置的。
政府可以没有经过公开招标,就任由国家王宫的建筑成本翻倍,从四亿变八亿,也可以在国会大厦花费了上千万令吉维修后不到五年,就动议另外建设一栋全新的国会大厦,难道就不可以负担起1500人的每年的海外奖学金吗?难道舒适的王宫和国会大厦,还来的比我们国家的未来前途重要吗?政府可以肆意的浪费公款,难道就不能为立国之本的教育做出更大的贡献吗?
回顾历史,西方的强国,诸如德国、法国和英国等,是如何从欧洲的黑暗时代渡过到文艺复兴时代,进而踏入工业革命,成为领先全球的国家和区域呢?那是教育开放和普及所带给他们的丰厚果实。满清末年纵然国体积弱,国库干枯,但是依然不间断的派人到德国、美国等国家学习西方的先进知识和技术,以便可以振兴国运,和西方列强对抗。由此可见,教育对改变一个国家的内涵和面貌,扮演着多么关键的角色。我们以长远的人才培育计划,换取短暂的政府财政解困,无异于杀鸡取卵,亲手葬送最重要的国家资本。
凭心而论,如果我国的高等教育素质可以和先进国家的素质以较高低,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的话,政府取消海外留学奖学金也是无可厚非。事实是,我国的高等教育水准和先进国的,实在有一段很遥远的距离。以马来西亚现今在泰晤士教育刊排行榜上名次最高的马大和其他欧美澳的大专比较,马大甚至连50大都挤不进,长年来只能在200名左右徘徊,如何比?怎么比?
大专素质绝对不是凭政治人物的一把嘴来撑就可以说服民众的,而是要看素质,要身体力行的。本地大专不但排名比不上欧美澳的高等学府,而且在学术研究、学习风气和学府文化素质上,仍然还很大的进步空间。单就学术思维这个方面,国外的大专法令绝对不会被利用来限制学生的结社和言论自由。
本地大专固然可以拷贝外国大专的课程大纲,甚至转移最先进的知识和技术到本地大专的教学上。但是正面和良好的学术文化是不可能可以复制的,那需要学生长时间浸淫其中,才可以深刻体会到。重要的是让留学海外的学生把这正面的文化带回来,以便可以融合进我国的政经文教系统里。在国家转型中,我们需是硬性的知识,更需要软性的文化,那才可以彻底改变。
政治人物口说本地大专教育素质和国外的可以比肩,但是他们绝大多数把自己的孩子送去海外留学,这不是自掌嘴巴吗?如果要让人民心服口服,部长本身就必须身体力行,就都把孩子送入本地大专求学啊!就像当年患有心脏病的首相马哈迪,拒绝留医国外,而毅然在国家心脏中心接受心脏绕道手术,来证明我国的医术不逊于国外的。我们这种负担不起海外留学费用的小民,正睁大双眼等着看部长把孩子都送入本地大专。别只是会为政府省花费在黎民百姓上的钱,掐杀小民留学的机会,部长大人自己却不惜工本,送孩子出国。
文章叙述到这里,笔者愈发感觉无力。如果政治人物依然不懂悬崖勒马,我们这种升斗小民,只有自叹倒霉!
4 comments:
不止于自叹倒霉,需要更进一步,用选票来说不!
对,人民很倒楣的遇到这种废才政府
还有更倒霉的哦。。。没有钱了还要送人上太空啊
国阵/巫统政府连一个有关区区四五千位,持有统考文凭承认的问题,都不能解决。还期望他们解决和改革过时教育政策,有点缘木求鱼。我们的邻居印尼,就将参加金砖四国,成为金砖五国,很快我们就排在东协最后几名了。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