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April 24, 2011

砂劳越华人不是主因

砂劳越的选举成绩出炉过后,市面上一般的政治分析员都把认为这小一号的“政治海啸”形容为人联党的灭顶之灾,但是却对“白毛”领导的土保党和国阵政权丝毫起不到任何影响。这个论点也普遍上被广大的政治人物所引用。他们都把华人形容为反对党的支持者,有者如前首相老马,甚至认为行动党在砂劳越的胜利直接造成人民的分裂,形成“非土著在野,土著在朝”的政治状况。

但是,实际上砂劳越的选举结果并非如一小撮政治人物所言般,是华人本身的选择导致华裔政治力量在野。回顾这一次州选举的得票率,国阵的得票率从原本的63%跌到55%。相对而言,民联的支持率则飙升到45%。而砂劳越的人口之中,华裔只占了26%。让我们假设所有的华人都支持反对党(这也是不可能的,砂劳越州的商业头家,一般上都是执政党的拥护者),那么显而易见的,还有19%或更多的其他族群选选票,选择了否决国阵。

那为什么会有民联只尽囊华裔选区的假象呢?我们不能否认,民联所胜选的十五个议席,有十三个(行动党十二个,公正党一个)是华裔居多的选区。但这一切源于砂劳越选区划分的不公。如果单纯以人口计算,26%的华裔人口,理应有大约二十个华裔人口居多的议席,但是事实上在砂劳越严格算来只有十二个。至于只占大约23%人口的马来人/马拉瑙族群(穆斯林土著),却在土保党的强势主导下,拥有大约49%的州议席,几乎是人口比率的双倍。至于占人口最多的比达友、达雅、伊班人等非穆斯林土著(逾50%),却只有区区的33%的州议席。在马来西亚的族群政治现实里,州议席比例的不均,无疑等于剥削族群的政治权益。

民联算胜选的议席里,其实包含数目庞大的非穆斯林土著的票源。只不过在选区划分不公的情况下,这种现象被隐藏起来,继而让砂劳越的华裔成为败选的代罪羔羊。其实,与其说华裔投反对党一票,倒不如说是城市和年轻的选民,以及受州政府政策影响的土著投了国阵的不信任票。8%的选票转向,是国阵应该重视的关键点,而不是把目光和论点集中在华裔的“反叛”。

约瑟夫.波耶特在其著作《选民进化论》里提到,人们的思考会随着时间而改变,变的方向一定是从前没有声音的开始学着发声,从前被剥夺角色的开始受到人们重视。而除非群众变成更聪明、更严格的追随者,否则最佳领导人便不可得。选民的心理变化,以及对政党政治的认知成长,让他们认知到,他们的选票可以带来改变。在这种情况下,拥有最大力量的不是领导人,而是最随着(选民)。没有后者,前者便无法领导,甚至不能自称为领导人。

如果国阵对选民的变化仍然缺乏认知,反而选择鸵鸟式的把责任推在华裔身上,那么人联党的灭顶之灾,很快就会卷席国阵,让国阵在未来的全国大选,蒙受更大的挫折。这点,寄望所有国阵的领导人,可以更认真,更客观的面对现有的政治局势,并对症下药,那才是长治久安之计。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