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往来,教育乃立国之本。纵观人类文明史上,可以长盛不衰的文明大国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稳定的教育制度 – 中国科举制度就是之中的佼佼者。近代史上,促成欧美崛起成为全球强国的工业革命,也是由欧洲文艺复兴(Renaissance)作为火车头,摆脱教会对人们思想的束缚,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主张个性解放,反对中世纪的宗教观;提倡科学文化,反对蒙昧主义;进而促成欧洲长达百年的蜕变。可以这么说,一个文明的兴衰、国家的兴盛,教育制度是最决定性的因素。
踏入二十一世纪,教育制度在这个抹平了的世界显得更国际化、普通化。唯一不变的是素质教育的哲理 – 多元化、普及化、高素质。教育制度必须确保每个人有均等机会受教育,提倡高度的学术自由之余,也必须落实国家的基础精神。至于教育制度之下的产物 – 学生,必须符合市场的需求。唯有达到以上这些条件,那才算是一个高效的教育制度。
依循以上优质教育的条件来审视我国现有的教育制度,我们离这个终极目标甚远,甚至没有在正确的轨道上。尤其当我们回顾独中教育的发展,显然我国教育制度陷入极度的不平衡。
独中现象可谓马来西亚教育制度里的奇葩。那是六十年代华文中学改制的产物。经过五十年的历练,现在独中俨然已经成为马来西亚其中一个素质教育的象征(整体而言,但北马独中稍微逊色)。但是,其地位并没有因为国际的认可而提高。和政府国民中学相比,独中获得的政府资源简直少得可怜,这些年来,经费靠的是学生来源和华社的资助。和近年来开始进驻我国的国际学校相比,独中开办的准证一张难求,简直还不如飘洋过海而来的国际学校。
笔者认可政府对于不跟随政府教育政策的学校,如独中、国际学校、宗教学校等,在运作上必须自给自足。基于政策统一和财政支度的原则,这点该无异议。至于这些学校的数量,应该由市场的反应来决定,而不应该受到政府的强加干预。马来西亚现有的国际学校,除了在学生国籍比例上受到政府些许限制,其他一概回归市场需求来决定,包括国际学校的数量、地点、教育内容等。独中则不,显然的独中有庞大的学生市场,却百般的受到政府的钳制,以至于要成立新的独中来应付日益增长的学生,都受到政府的否决。这种不公平对待的现象,恰如玛拉工艺大学不开放给华、印裔同胞报读,但是你却可以在这所大学里面发现来自中国的华人学生一般的讽刺。这两个奇景显示了我 国政府在处理教育制度问题上,以政治压倒一切,甚至不顾素质教育、均等机会等宏观教育哲理,教育政策制定以族群政治考量至上。
一个平衡的教育制度,应该揉合国家需求、市场需求和正确的办学精神,才可以形成优质的教育制度。政府必须确保国民在马来西亚任何教育制度之下求学,都可以掌握国语 – 马来文,以及关于我国的公民历史,培养爱国精神(爱国,不是爱政府)。至于课程纲要的素质,则必须符合社会和人力资源市场的需求,确保学有所成的公民拥有强大的竞争力。如果依循这种平衡的教育轨道,政府只需要确保独中的学生可以掌握国语,定期审阅独中的课程纲要,其他的就留给市场本身来决定,而不应该强加干涉。
中国大文豪兼教育家鲁迅强调,教育应该以“立人”精神为本质,也就是自始至终都是把对“人”的思考重心,置于对“人”的自身关怀之上,显示出一种重新发现人、肯定人、尊重人,探寻人的存在价值、生存意义和发展前景的现代人文理念。特别是通过对人的精神解放、个性解放和心灵自由的思考与追求,唯有这样,才可以站在思想的高度上前进。我国教育制度,唯有撤除政府横加的矛盾和干预,才能达到达到鲁迅形容的“立人”教育、素质教育,而我们实还有一段远路。
1 comment:
好文章!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