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尊敬的教育部长一声令下,接下来我们莘莘学子将不能考超过教育部限制的科目数量。以此政策作为解决每年优秀生得不到奖学金的问题,可真的富有创造力。
华裔优秀生得不到奖学金的问题每一年层出不穷。这些所谓的优秀,并不只是获得10++A1,他们当中有教育部表扬的全国最佳考生,是状元中的状元。斗胆问一句,如果他们不能获得奖学金并进入首选科系,那么谁有资格来领奖学金呢?可是在马来西亚,偏偏就发生了如此荒谬的事情。
奖学金分配不公和学生报考几科,其实并没有直接的关系。学生报考几科,那绝对是学生的自由。先进的教育体系应该给予学生自由来选择到底报考什么科目。我们应该做的是培养他们正确的思维,以便他们可以明智的做出选择,而不是本末倒置的把他们报考的科目数量限制在一个框架里。或者我们也应该同时对家长进行辅导。很多时候现今考生投考什么、几个学术科目,都是家长意志的呈现,而不是学生自主的选择。家长偏离了鼓励、关心和咨询的角色,反而全心投入决定孩子应该读什么书,考哪些科目。这样下去只会使学生丧失独立思考和做决定的能力。至于教育部的角色,应该是设定门栏(pre-requisite),那么学生就不能胡乱报考科目。譬如现今理科系的学生很喜欢同时报考化学、生物、物理和普通科学。普通科学很明显是多余的,理科生如果可以掌握化学、生物和物理,那么报考普通科学简直就是多此一举。
现在我们是不是也应该想想,为什么现在的学生有能力一次过报考真么多科目?君不见这些年来15、16科,甚至20科状元的出现多得有点异样。难道真的是后生可畏?尝试和一些资深教师深入谈谈,就会发觉马来西亚教育文凭考卷的素质每况愈下,题目越来越没有挑战性,变成学生也养成一种惰性。一些特出的学生,就利用这个机会分散投资,报考更多的科目,以获得更多优等的成绩。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变得杂而不纯,有违高阶教育的本质。而考卷素质的低落,绝对是人为的。教育部是不是更应该为了马来西亚教育素质的前景而优先解决以上的问题呢?
除此以外,学生争相报考更多科目,这个问题源头也应该记在公共服务局头上。公共服务局每年颁发奖学金都引起很大的争议,往年10个A1往往也不是拿到奖学金的铁票。为了增加保险额度,获取更多的A1就是其中一个方法。这诠释了学生疯狂报考林林种种科目的原因。但是家长和学生有没有想过,到底:
报考10个科目并且获得10A1算优秀呢?还是
报考15个科目获得11A1比较优秀呢?
公共服务局没有阐明,只怕教育部本身对这个问题也不太清楚!
5 comments:
有同感。
原因不是出自报考多少科目,而是考试越来越没水准。所以为了证明自己“比较厉害”,考生唯有多多益善的报考了。
与其限制报考数目,不如提高考试水准。这样一来,拿得起A的学生,就自然会变少了。
可是如果进一步思考的话,你就会知道这个也是可以解决奖学金的问题。。。
如果这个实行的话,对于考10A1的华裔学生来说,当局就可以有更多的理由不给奖学金。到时投诉更加无门,报纸刊登也是徒然。这个就是一石二鸟计,我们这个个副首相不笨啊。难道你们还想不到吗?
赞成kevin看法。限考10科,起因是奖学金分发不公引起,内阁只凭单方意见而没长
远,完整计划解决学术程度和公平发送奖学金制度,(可能政府已习惯先讲再构思吧,
那又要断送另一代学子先作白鼠了)明年龙争虎斗又有戏看了,这和过去没出现很多
A前,但也一样JPA发放不公,有何分别?
我可以了解(同情不是鼓励,那个把13A1改成15A1为博取JPA优秀生,这是负面的)
正面的看,何以现在学子“要和能”考取高A,除了掌握了考试规格外,他们也了解
在大马“固打”制度下,只有适者生存。
我国不只mata 也kota,大学预科matric好心给你10%进去再限制你10%华人只能分到
bio sains,读医药,不要可回家,浪费了那华人位子因不会再补上了;
读完了,也不要太高兴,又来个什么种族大学固打,不能凭最高分数获得所要科系。
我们可怜的大马学子,我真希望我是亿万富翁!
逼不得已,家长只好掏自己钱包或东借西讨来让自己的孩子去外国求学。学成后在国外某个高薪职位,乐得父母、嫉了国家。国家某某说外国大学毕业人才应该回国建设国家,不过他们却没想过这些外国毕业生大多是他们所放弃的学子。。。就好比“要仔唔要na”。
教育部长公布写有学生只可以考十个科目。其实,这个也是一个很大的缺口,
我们以后没有比十个A1更好的成绩,那么不是有更多人符合奖学金的规条吗?
不是更多学生争破头???
不是更容易官员操弄吗????
Post a Comment